據紐約僑報網報道,十多年前,周絢文(Wen Zhou)與華裔設計師Phillip Lim共同創建時裝品牌3.1 Phillip Lim,優雅高級的女性化設計,精良的做工和高檔面料,隱約中攜帶一點內斂的東方元素,這種既有創意設計又價位不高昂,介于頂尖品牌和快時尚之間的服裝品牌,在當時還極為少見,因此3.1 Phillip Lim幾乎一夜間成為時尚界寵兒。 從衣廠女童工起步 1985年,我和家人從寧波移民來美國,那時候我外公外婆已經在紐約。我們來美國后住在唐人街地蘭西街,當時下東城還很恐怖,我感到很害怕,但也很無奈,不知道該怎么做,因此我能體會新移民孩子的心態。我爸媽都上班,我12歲,我妹妹9歲,我們姐妹兩個也去衣廠打工。80年代衣廠非常忙,工作給我帶來很多自信,我在衣廠里學會了廣東話,了解生意是怎么運作的,我覺得那是很好的經驗。 我小時候覺得上大學可能沒什么用,后來就退了學,幫爸媽賺錢還債。我爸媽經歷過文革,心理沒有安全感,所以專注于賺錢。我讀高中時一直在工作,暑假在衣廠做全職,讀完高中,我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那時我們住在下東城,跟外界接觸不多。 后來我從中文報紙上看到一份招聘廣告,是布料進口公司,我去做兼職,剛開始做的工作是剪布料送給設計師。那家公司在曼哈頓中城39街和七大道,我去那里才發現,原來時尚的世界這么美,以前我認識的只是工廠,但是時尚很美,我覺得以后我要在這里工作,我要在前端工作,而不要在末端。 我老板后來給我全職,我當時在FIT(時裝設計學院)讀大學,主修時尚經營,我改為晚上上課,白天上班,但3年級還沒讀完我就輟學了。 我覺得工作能學到更多東西,我學到運用操作的知識,猶太人老板教我做財務,去法國、意大利采訪供應商,我學到360度的知識,懂得商業運作,懂得談判議價,懂得怎么拿到面料。我原先是助理的助理,后來老板把我提升為銷售,我跟老板常常到處跑,我對設計本身沒有興趣,但對最后的產品感興趣,我會想怎么去推銷產品。 我在那家公司呆到21歲,幫我老板開發了很多市場,拿到很多客人,他的生意非常好,后來他聘用了一個意大利裔男子,我老板可能覺得我是小女孩,這個意大利人26歲,老板可能覺得他年齡比我大,應該給更多工資,但是我覺得我的工資應該反映我的工作能力,新來的人薪水比我還高,我很不高興,我開始想怎么去做自己的事情。 輟學創業自己當老板 我大三還沒讀完,就自己出來創業。我開了一個面料進口公司,租了個辦公室,拿了一個商業貸款,我跟原來的老板沒太大競爭,他走量的路子,我走質的路子。 我一直對做生意有興趣,我是Serial Entrepreneur(創業狂人)。我生意很好,有時候客人會問我,把衣服拿去哪里生產?我說為什么不拿去中國生產,他們說通常是Gap這種大批量的公司才去中國生產,但我覺得應該也有小型的廠家,于是我開始為我的客戶尋找中國制造商,客戶所需的高質量廠家,我找到了,客人對質量很滿意,我也成了廠商專家。 我一直走高級的價位,在西岸有個合伙人,那邊有個客戶叫Phillip Lim,我一直有注意他在選什么面料,但沒見過面。后來我去巴黎參加面料展覽會,我們見面了,我覺得Phillip品味很好,很勤勞,覺得這個人就像我的兄弟。 兩年后,Phillip 和他的商業伙伴解散了,我說,Phillip,你來紐約,我們一起創建品牌。我們都是很沖動的人,他就過來了,住進我女兒的房間,我女兒當時才3歲。 我和Phillip一起創建品牌時,我們兩人都剛好31歲,所以給品牌命名為3.1 Phillip Lim。 第一期我們設計了65個款式,有24個國家來訂貨,拿到的訂單是預計中的10倍。那時候服裝業只有很大的品牌或快時尚,沒有設計好質量好、價格又不是很貴的品牌,我們開創出一個新市場,后來出現了很多這類品牌。 3.1 Phillip Lim風靡時尚界 兩年后,美國《時尚》總編安娜·溫圖爾叫我們做時裝秀,她一直很支持我們。 我們的服裝很女性,給強大的女性穿,我覺得這是我想穿的衣服,我就設計這種服裝,我們的對象是強大的女性和全球公民的女性。 我們的服裝很受歡迎,有些城市我們只選一個商店賣我們的產品,客戶來了,但我們只能選一個,有的客戶都哭了。 Phillip非常有才華,他是個天生的設計師,他5歲開始自己做衣服,他媽媽和我媽媽一樣都是裁縫,我們的背景很相似。 我之前從來沒經營過品牌,Phillip是小眾設計師,他沒去過大公司工作過,我們經驗很少,不只一家公司想買我們,就連LVMH也想買我們,但我們不賣,這個品牌是我們的寶貝,我想把它帶大成人。 我當時比較年輕,不覺得是挑戰,因為我們是自主創業 ,沒有投資人加入,所以我們不覺得有什么是我們不能解決的,現在13年了,我們的公司有很大改變,有了資深經理來幫助發展。 我覺得時尚這個行業,團隊要合作得很好,如果Phillip做了一個很好的collection,賣得很好,有了更多訂單,但如果面料無法補充,就會影響到幾百萬的銷售,影響到我們的現金流,所以每個團隊成員都要掌握得非常好。 我們每年有超過2500個款式,如果一個產品做得不好,你可以重做,但是如果是iPhone,你設計得不好,就完了,這是我們服裝的一個優勢。 營銷是非常困難的部門,通常要很多資金來支持,我們是獨立公司,沒有很多錢來做營銷,我們注重現有的客戶,他們就是我們最好的PR(公關)。 我們的客戶有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每個人穿上我們的衣服后都成為我們的粉絲。Phillip非常敏感,他設計的衣服擺在那里可能看起來不怎么樣,但穿上卻很時髦,我們是refine(讓你更好),而不是 define(把你變成什么人), 比如street wear,你穿上就是街頭風格,而我們的服裝是讓你become a better version of yourself (變得更好)。同時,我們的褲子最熱銷。 女人經常會看到自己的缺點,穿衣服時第一感覺是這里不好那里不好,我覺得女性首先要改變的是,不要老是看到自己的缺點,而是要看到優點,并且發揮自己的優點。 如果你專注于自己的短處,你什么也干不成,我有很多缺點,我不會唱歌,不會跳舞,大學沒讀完,但我把焦點放在自己的長處上。做事情時,我不會從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這個角度來看待,我也不看性別,不看年齡,我看重的是我能否完成這個工作,如果符合我的商業策略,我就努力把它做好。 當我年齡越大,越不害怕提問,我問得越多,尋求幫助越多,別人會更欣賞我。我不會假裝自己什么都懂,尋求幫助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工具,我年紀不小,但我精神不老。 改變“中國制造”的偏見 關于中國制造,13年前我在做面料進口的時候,介紹客戶到中國生產服裝,我親自體會到中國成衣的質量很好。當時大家覺得中國制造的東西都是便宜貨,我的使命是改變人們對“中國制造”的偏見。中國的東西便宜,但不意味著中國沒法做高質量的東西。 我想做精良的中國產品,就像小時候我媽給我做的衣服一樣。中國有工藝craft,有很好的工匠,產品好不好,跟在哪里生產無關,而在于如何制造。工藝指的是你做得非常用心。我們要提高自己的自信心,要支持自己的工藝。 3.1 Phillip Lim 品牌的產品90%是中國做的,一開始客戶很抗拒,說你們的東西怎么這么貴。我說你要看質量,如果把中國的產品跟意大利的相比,可能中國更好,因為意大利從20年前開始,就是中國人在那里做衣服,現在的Gucci 、阿曼尼也都是在中國做。當然,今天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也能做出很好的質量。 我們的衣服有東方元素,表現細致的東方文化,但不是中國的龍或大紅,Phillip把中國傳統的感覺表現在設計上,用現代的方式來表達。 我們一直是全球性的公司,好品味是沒有國家和種族界限的,法國人可能喜歡針織,美國人喜歡裙裝,日本人喜歡內斂的藍色,美國人喜歡綠色,但這種差別與國家和種族無關。 時尚是一種世界語言 對于想從事時尚行業的年輕人,如果做設計,你首先要問自己一些問題:第一,你是不是可以做設計,比如設計包包,或lifestyle,這件事你是不是會做一輩子,如果不能堅持做下去,就不要做;第二,為什么人家要買你的設計,如果市場上已經有了,為什么還要做,你能增添什么價值;第三要有經驗,要去大公司小公司工作,去實習或做入門工作。 很多人想在年輕時完成某些目標,其實不必太著急,你應該在自己準備好的時候去做事情,不要限定自己25歲就必須完成什么目標。我鼓勵年輕人去追求美和激情,不要老是問自己為什么,而要問為什么不。 我從事商業是受好奇心和對實際操作的興趣所驅動。我從小就對人際關系非常感興趣,天生喜歡跟人打交道。Phillip是天生對產品有興趣,但對人很害羞,他喜歡做產品,我喜歡做營銷。Phillip很有潛力,每個季節我都看到他設計的能力,我不斷地受到他啟發。 能夠在我喜歡的時尚行業工作,我感到非常幸運,時尚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每天早上起來,把自己打扮成你愿意讓這個世界看到的樣子,時尚完全是一種自我表達,是一種世界語言。(林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