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記者陳佳麗:很高興見到你們! 加里·加德納、李·加德納:你好(福州話)! 東南網記者陳佳麗:這是福州話,所以你們現在在學說福州話? 加里·加德納:是的,只是一點點。 東南網記者陳佳麗:你們喜歡福州話嗎? 加里·加德納、李·加德納:是的。 福州是我們的第二故鄉 東南網記者陳佳麗:好的,歡迎你們來到中國,來到福州,非常感謝你們接受我們的采訪。正如大家所知,你們的爺爺和父親都出生于福州,你們的叔公密爾頓·加德納在福州鼓嶺度過了他的童年,似乎你們的家族與福州有著很深的聯系,那么對于你們來說,福州這個城市意味著什么呢? 加里·加德納:我們的家族與福州這座城市有著超過40年的情緣,這對于我們來說意義很大。這次在我們來(福州)的前一天,我們在電話里討論,這里是“家”,我們打心里覺得,福州就是我們的“家”。 李·加德納:它(在福州的往事)是我們家族歷史的一部分,我們知道(祖輩們)在這里成長,他們告訴我們他們在中國生活的故事,我們非常興奮。他們愛這里的人民、這里的文化、這里的食物。40年前他們從馬薩諸塞州來到福州,與這里的人們共度了生命歲月,我們的祖父、父親都出生在這里。這些對于成人的我們有很大的影響,使我們與他們懷有相同的情感。 加里·加德納:我曾向我工作的教堂的同伴們講述過我的祖輩們(在中國)的經歷,他們說,加里,我們希望你回去,回家去看看鼓嶺的人們、福州的人們,告訴他們,你們也愛他們。這對于我和李來說意義非凡,所以我們回到了這里,感受(與福州人民之間)愛的聯動。 福州的發展變化令人印象深刻 東南網記者陳佳麗:你們在1987年和2012年訪問了福州,本次是第三次了,那么這三次的訪問對于你們來說有什么不同呢? 李·加德納:1987年的訪問,加里和我與我們的父母一起來福州尋“根”,一路上我們到了中國的很多城市,我們去了上海、福州、蘇州、杭州、廣州,感受這些中國城市環境的不同。 2012年,我們與塔科馬友城訪問團來福州,去游覽了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鼓嶺能夠把所有具有歷史意義的東西保存得很好,整個社會一同來挽救他們歷史也令我們印象深刻。最后是2018年的這次訪問,我們為鼓嶺的加德納紀念館送上了禮物,共同為加德納紀念館剪彩揭牌。還有一件我想說的事是,昨晚我們在鼓嶺的一個非常有趣的晚會(鼓嶺中秋國際詩樂會)中度過了一段美好時光,來自不同地方的年輕人們以不同的藝術形式,充分展示了(福州)的文化,尤其是展示了青年文化的發展,同時晚會也歌頌了(文化)多樣化,愛與世界和平等主題,令我們很受觸動。 我還想說說這三次的訪問中我們感受到的福州社會的一些變化。1987年我們看到在福州有很多自行車,每個人都按著車鈴,我們還去了很多美麗的中國城市,它們都是很美好的回憶。2012年,福州建筑的迅速增多令我們印象深刻,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人們更加富有了,白塔附近過去是教會職工宿舍的地方現在成了一個很大的購物中心,十分繁忙,我們去了那里,這讓我們印象深刻。 “鼓嶺故事”的精神是愛與分享 東南網記者陳佳麗:你們的叔公密爾頓·加德納是“鼓嶺故事”的主人公,這個故事在中國和美國都廣為人知,那么你們認為“鼓嶺故事”的精神是什么呢? 李·加德納:首先我們想(展示)兩件我們的祖輩在鼓嶺用過的舊物,我們將把它們作為禮物(送給加德納紀念館),它們象征著我們的家族與鼓嶺人民的聯系。這是我們想送給加德納紀念館的第一件禮物,這是一個水罐,上面有一個象征著加德納家族的字母“G”。第二件我們想捐贈給德納紀念館的禮物是這條被子,它是加德納家族的人們在鼓嶺夏季的涼夜中用過的被子,我們覺得這是我們能夠與來加德納紀念館參觀的人們一同分享的,屬于我們家族一部分的另一個很好的象征(物)。 加里·加德納:“鼓嶺故事”的精神是一種在不斷增長和發展的友誼,它是這里的人們(所具有的)一種分享、關愛的品質,這建立起了我們相互間的一種愛的聯系,這就是我和李要回來(福州)的原因,我們要分享他們(祖輩)對于這里人民的愛,分享我們對于這里人民(現在長大成人的鼓嶺先民們的后代)的愛,我們感到非常溫暖,覺得這樣非常有意思。這是無需政府建議或所能強制的,這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我們想讓這里的人們知道,我們愛這里的人們,因為他們給予了我們的家族長達40多年的愛,我們非常高興能夠分享(這個故事),我們希望我們(將來)可以繼續這樣做。 東南網記者陳佳麗:好的,再次感謝你們接受我們的采訪。 加里·加德納、李·加德納:謝謝,再見! 加里·加德納:所有的人們,我們愛你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