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和日麗花如錦,女扮男裝出遠門……” 近日,由兩位女演員帶來的越劇聯唱《梁祝》在西班牙馬德里上演。地道的服裝,美妙的唱腔,熟悉的旋律,讓在場所有華僑華人都贊嘆不已。這出戲的導演,正是旅居西班牙的越劇演員賴玉翠。 “我叫賴玉翠,今年84歲,唱越劇已經70多年了。”賴玉翠是馬德里長青越劇團的創始人,移居西班牙已有13年。 如今,長青越劇團成員活躍于西班牙各大舞臺,累計演出場次過百場。 越劇團從無到有 “當時的西班牙,幾乎沒人會唱越劇,也沒有越劇團,但當地的華僑華人都很喜歡聽越劇。”說起10多年前初到西班牙的場景,賴玉翠依然記憶猶新。 在當地老華僑的舉薦下,賴玉翠決定做些什么。從個人演出到招收學徒,再到創建越劇團,在越劇文化海外傳承的這條道路上,她一走就是10多年。 從無到有,難度不小。作為演出經驗豐富的老前輩,賴玉翠自發承擔起教練一職。每到排練的日子,她都會早早起床“吊吊嗓子”。9點從家中出發后,老太太便踏上了前往授課地點的旅程,從火車、巴士再到火車,兩個小時的路程里,賴玉翠需要獨自轉三趟車。“媽媽每周至少排練2天,每次兩個半小時,有時還要給缺課成員單獨補課。加上準備演出服裝和對外聯絡,她每天的工作時間至少有10個小時。”談到母親的工作量,賴玉翠的大女兒黃麗華既心疼又自豪。 “很嚴厲”,在給學員們排練時,賴玉翠經常收到這樣的評價。在學員們眼中,日常生活中的賴玉翠“像母親一樣溫暖”,但一旦進入授課狀態,手機等電子產品就成了“違禁物品”。大概正是憑著這股認真勁,長青越劇團才能從無人問津逐漸發展壯大,并不斷地為當地僑民帶來一場場文化盛宴。 2015年,馬德里長青俱樂部越劇團在賴玉翠的組織下正式成立。如今,越劇團成員數將近50人,成員年齡從30至60歲不等,累計演出場次過百場。“長青越劇團是華星藝術團的演出單位之一,我們相互支持。每舉辦一場大型文藝晚會,賴老師都會組織越劇團成員拿出精彩的節目來參加演出。”馬德里華星藝術團團長張麗萍說。 “人情味”打動觀眾 “越劇是中國第二大劇種,也是我最大的愛好。我當時想,我一定要把中國的傳統文化弘揚到歐洲去。”賴玉翠動情地說。 越劇發源于浙江省紹興地區嵊縣一帶,流行于江、浙、滬等許多省、市、地區。2006年,越劇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國外也被稱為“中國歌劇”。越劇很少表現帝王將相、金戈鐵馬等宏大題材,而是聚焦于兒女情長、閨閣愁緒等細膩的主題。或許正因如此,越劇才能跨越國別與文化藩籬,以“人情味”打動人心。 “在馬德里,觀看我們越劇演出的西班牙人往往占了觀眾席的一半以上。”回想起當地人對越劇文化的熱情,賴玉翠笑著說。“在今年的‘歡樂春節·中國廟會’上,我導演了《紅樓夢》中的黛玉葬花一幕。演出結束后,有一位西班牙人拼命朝我揮手,可我聽不懂西語。后來翻譯告訴我,他被越劇的優美和精致深深吸引,想要邀請我去給他們表演節目哩!”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盡管兩國語言不通,但藝術和人性卻是共通的。 據西班牙長青俱樂部會長徐宋靈介紹,在長青越劇團的發展過程中,當地市政府和各大僑團給予了不少財力支持。“每逢春節,馬德里市政府都會撥款15萬歐元,贊助我們的中國廟會活動。此外,從舞臺的搭建到節目的編排,西班牙各界華僑華人都會出力。” “今年9月,長青越劇團就要去德國演出了。”賴玉翠驕傲地表示,從西班牙到法國、奧地利和意大利,歐洲各國都留下了華僑華人們唱響越劇的身影。 繼2018年底訪問西班牙、葡萄牙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首訪再次來到歐洲,向全世界發出了中歐加強戰略互信的積極信號。“在中歐關系向更高水平邁進的新時期,我們旅歐華僑華人更有底氣了,中華優秀文化也越來越成為人們的關注焦點了。”張麗萍感嘆。 “碧湖旦”回來啦 “我是浙江麗水碧湖鎮人,1956年來到青田越劇團,在該團唱了17年,青田縣可以說是我的半個家鄉。”賴玉翠說,“因為當時大家不知道我的名字,青田觀眾們便給我起了個外號叫‘碧湖旦’。只要有我出演的場次,大家都會趕來看。” 2018年4月,在青田縣委宣傳部的邀請下,賴玉翠再次回到熟悉的舞臺,為青田觀眾獻唱。“當我出場時,臺下觀眾紛紛說:‘碧湖旦’回來啦!‘碧湖旦’回來啦!”一別數載,還是家鄉月最讓人魂牽夢縈。 “有人說,浙江僑胞千千萬,青田僑胞占一半。”徐宋靈說。青田是浙江第一僑鄉,據統計,青田縣54萬人口中有33萬是華僑,遍布于世界128個國家和地區。 在家家有華僑、戶戶是僑眷的青田,賴玉翠的人生軌跡與很多華僑華人相似。 “每次回青田,我都會去文化部門走一走。一是為了把咱們海外的越劇作品引進來,二是為了把青田的優秀作品帶出去。”徐宋靈表示,傳統文化的海外傳承需要以國內經驗為基礎,而傳統文化自身的發展也離不開海外僑胞的反哺和回饋。 老一代華僑華人身體力行、回報桑梓,新生代也在耳濡目染中產生了對祖(籍)國文化的深深眷戀。賴玉翠家四代人都會唱越劇,她的重孫女廖菀墨雖然只有6歲,但已是有3年越劇表演經驗的“小戲骨”了。“我們遲早還是要落葉歸根的。至于下一代,我們無法幫他們做出選擇,但我們會有意識地教他們越劇,讓他們對家鄉的傳統文化有所認知。”黃麗華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