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的葉仕翊是馬來西亞一名華裔舞臺表演者,25歲才開始踏上舞蹈的道路,在演出中膝蓋受傷,在中醫的幫助下重返舞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少計較得失,他在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上把自己追夢的故事分享出來,全文摘編如下: 我是在誤打誤撞的情況踏入舞臺表演這個領域,記得2003年的時候,翻閱報紙看到一則音樂劇招募演員的新聞,雖然本身沒有經驗,可是從小就喜歡表演,就抱著嘗試的心態去面試。 面試時,我在老師的面前唱歌,其中一名老師看了我的身形,覺得我適合跳舞,就讓我嘗試音樂劇其中一支舞蹈,后來我就從唱歌慢慢轉型,開始喜歡跳舞。 我沒有學過跳舞,沒有跳舞的基礎,我在25歲才開始去上課,就是一般的舞蹈興趣班,一個星期上課一次,學習基礎課包括芭蕾及華族舞蹈等。 我在這個年齡才開始學跳舞,理論上已經很遲了,身體不夠柔軟,也不懂得運用肌肉力量及展現身體線條,沒有跳舞的技巧,我就苦練實干,比別人花更長的時間、更刻苦及努力地練習,盡量克服及突破身體的障礙。 2017年我在跳舞生涯遇到一個大挫折,兩邊膝蓋受傷,全情投入跳舞時不覺得痛,可是表演結束就覺得兩邊膝蓋好像要爆裂,疼痛無比,當時只是擔心影響表演,后來我深知若要繼續跳舞,我一定要好起來,便接受中醫針灸治療。 除了要避免讓身體受傷,控制飲食不讓身體發胖也是一名舞者的責任,作為舞者應該要維持身材,因為站在舞臺上,除非是角色需求,否則太胖不好看,觀眾付錢進場看我們表演,我們就要做好準備,把最好的一面呈現給觀眾。 我目前也兼職從事舞臺幕后工作,除了想要學習更多舞臺制作的東西,也讓自己有多一份收入,畢竟當舞臺表演者,有演出才有收入,而一檔劇場演出時間至少三四個月,我要等到演出結束才可以拿到酬勞,所以我會在演出期間的空檔兼職幕后工作。 舞臺表演者收入不穩定,我在物資上可能會比其他同齡的友人少了許多,可是我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心靈層面上我是開心、滿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