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中國的變化真不簡單!”日前,南僑機工蔣印生在四川都江堰的一家養老院內談及中國的發展時,激動之情溢于言表。在重慶住了大半輩子的蔣印生選擇到四川養老,已年過九旬的他每天仍堅持鍛煉。 1939年,在愛國僑領陳嘉庚的號召下,3200余名華僑青年組成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簡稱南僑機工),從東南亞各國回到祖(籍)國參與抗戰。他們不顧生死,通過滇緬公路搶運物資,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目前,中國國內健在的南僑機工僅剩3人。 精神矍鑠的蔣印生回憶起80年前的經歷。當年,年僅13歲的蔣印生放棄了在印度加爾各答優渥的生活,瞞著父母登上駛往中國的船只,開始了與槍林彈雨為伴的日子。談及當年的選擇,蔣印生說,“80年來,我從未后悔過,能見證中國的崛起和發展,非常榮幸。” 彼時,滇緬公路路況險惡,南僑機工不僅需要小心駕駛,還要時刻提防敵機的轟炸、掃射。為了安全運送物資,車隊在晚上行進時甚至不敢開車燈?!拔覀兛床磺迓?,害怕翻車,就用幾米長的白布連接卡車頭尾,看著白布前進?!被貞浧甬敃r的慘烈狀況,蔣印生眼眶泛紅,“我隨時都做好了犧牲的準備?!笨箲鹌陂g,很多生命消逝在這段“死亡公路”上。 自從加入南僑機工,蔣印生便與家人斷了聯系,直到1980年才和母親在國外闊別重逢?!霸洠袊o照常受人輕視。見面時,我專門告訴母親,這樣的情況不會再有,因為中國已日益強大。”蔣印生說,中國的發展給了海外華僑華人在外拼搏的底氣,大家的腰桿挺得更直,也越來越有信心。 蔣印生喜歡駕駛,一生都與汽車、公路密不可分。他說,以前路不好、車也慢,在滇緬公路上,駕駛員最快也就開30公里/小時?!暗F在不同了,中國汽車造得好、路也修得好。汽車在高速公路上一小時能跑100多公里。” 讓蔣印生驚喜的變化不僅僅發生在公路上。2015年,他作為抗戰老兵受邀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這位老兵激動地說,抗戰時用的武器、車輛基本都是從國外買的,而自己在閱兵式上見到的各類新型飛機和坦克都是“中國造”,“太讓人驕傲了!” 2018年,云南省檔案館館藏的“南僑機工檔案”成功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得知此消息,蔣印生十分欣慰。在他看來,南僑機工四個字不僅代表著80年前3200余位華僑毅然回國抗戰的赤子情懷,更代表了海外華僑華人對祖(籍)國永遠不變的熱愛。 如今,蔣印生每天都看新聞,時刻關注中國的發展?!艾F在人們的生活幸福,但這個幸福是無數人一起闖蕩出來的。希望年輕一代能夠不忘過去,努力為中國的發展貢獻力量。” (據中新社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