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10月10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在電腦越來越多地替代手寫作品的今天,馬來西亞華裔書法家馬發強依然堅持手寫神主牌。在他看來,書法具備極高的藝術性,帶有中華文化的氣息,而電腦打印雖然簡便快速,但字體較為呆板,缺少觀賞價值。 馬發強家住馬來西亞霹靂州十八丁,中學畢業后便在一家玻璃鋁業商店當學徒。從小到大,他對華文書法一直極有興趣,下了不少苦功練習。后來,他在新板金城園開創了南合玻璃美術鏡莊,除了為顧客提供切割百葉窗、維修玻璃門框等服務外,也為顧客書寫神主牌、牌匾、寫堂號及刻字等。 馬發強表示,華裔相當重視慎終追遠。長輩逝世時,一般都會在家中供奉神主牌祭拜,以彰顯孝親感恩的傳統美德。而十余年前電腦還未普及時,神主牌制造業者一般用毛筆手寫神主牌,可以說是一種藝術。 “早期的華裔家庭一般只在紅紙上寫先賢的姓名、生辰及忌日等,牌位的造型也簡單。后來人們的要求提高了,玻璃牌位及神主牌才出現,還催生了制作神主牌這個行業。”馬發強說。 在馬發強看來,電腦字雖然工整,但千篇一律,缺乏變化及藝術元素。書法則變化無窮,不同的寫法有不同的風格韻味。即使是寫同一個字,字形或字體都會不同,若從美術的角度觀賞,會比電腦更加生動有創意。 “中華書法是華族的文化瑰寶,傳承了數千年,價值非常高。在家中掛書法作品可以增加文化氣息,手寫神主牌也更有意義。”馬發強說。 多年來,馬發強苦練書法,書寫神主牌時下筆流暢。不論大小字體,他都掌握得十分準確,不必事先畫好格子,而且能夠一氣呵成。除此之外,馬發強還懂得書寫多種字體,包括楷、行、棣、長宋及扁宋等。此外,他還會寫“反字”,因為一些字體要寫在玻璃的反面,所以有時會用到。 由于寫得一手好書法,馬發強曾在國內外的書法比賽中獲獎無數。但他表示,自己學習書法主要是出于興趣,平時每天抽時間練習,久而久之便能做到熟能生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