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 應妮)由旅美華人青年作曲家杜韻作曲、羅伊斯·瓦弗瑞克擔綱編劇的當代歌劇《天使之骨》18日晚在北京上演。該作于2017年斬獲普利策音樂獎,杜韻由此成為普利策首位華人獲獎女性。 歌劇《天使之骨》用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表現“人口販賣”這一尖銳的社會現實問題。劇中,一對陷入財務危機的夫婦,在自家后院遇見了兩位受傷的天使。他們“救助”了天使,為其治愈傷口清洗身體……但令人發指的各種折磨也接踵而來:這對夫婦把天使鎖在地下室的菜窖里,認為可以使自己富裕而體面的機會簡直是不期而遇了。 杜韻認為,將被販賣的女性塑造成天使,觀眾在觀演時也會感受到整個故事是以一種獨特的視角展開,當歌劇結束后發現劇中的故事似乎在現實生活中一切不復存在,但帶給人的思考卻是真實可尋。 這部歌劇廣泛使用了音樂素材,不僅有女中音、男中音、男高音等各個聲部,更在塑造“女天使”這一角色時使用了朋克風格歌手。“這是出于角色塑造的需要”,杜韻解釋,“女天使”是一個受害者角色,她忍受很多痛苦的折磨,需要用朋克這種方式在舞臺上實現吶喊,傳統的美聲唱法顯然不適合表現這種歇斯底里。 此外,她還將室內管弦樂、電子樂、中世紀復調、格列高利圣詠、獨立搖滾、卡巴萊歌舞等元素也紛紛融入這部歌劇中,從聽覺上極大豐富觀眾的體驗,同時也令整部歌劇的藝術表現力得到極大拓展。 該劇在中國內地的首次上演,得益于第二十二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邀請。北京國際音樂節藝委會主席余隆說:“北京是一座擁有現代眼光的國際大都市,北京國際音樂節也應該具有國際視角,把國際舞臺上最新的、優秀的歌劇呈現在觀眾面前,才能讓我們了解到歌劇藝術在當今世界已經發展到了什么程度。” 據悉,該劇19日晚還將在保利劇院演出一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