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10月30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在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市,美食種類豐富多彩。其中,粿條仔就是新山獨具代表性的潮州傳統美食之一。粿條配上鹵湯汁,撒上蔥油和青蔥,再配上多種鹵味配料,就是一碗讓人難以抗拒的傳統美食。 在新柔長堤新山關卡主要通道附近,有一家超過80年的老字號。由于營業時間是傍晚5時到凌晨3、4時,所以是新山人的心目中的“深夜食堂”。這家店幾乎全年無休,目前由第三代傳人鄭文強掌勺。他將祖輩手藝延續至今,做成了家傳美食。 鄭文強表示,自家美食的秘方來自祖母,從叔叔手中一路傳承了下來。由于自己本身是潮州人,而鹵味是潮州的傳統美味,為了延續傳統口味,他一直堅持親手烹煮粿條仔鹵湯汁、及各類鹵味。其中“鎮店之寶”是添加藥材煮成的陳年鹵汁,鹵汁越鹵越久,鹵鴨也增添了美味,十分受食客歡迎,平均每天能賣出20只。 據鄭文強回憶,家里早期售賣粿條仔時并沒有招牌,最初的地點也不在現在這里,而是在新山市中心舊巴剎附近,之后搬遷至新山魯馬固打組屋入口處,最后再搬遷至現址。“早年的新山只是一個小地方,市面上經營粿條仔的只有2個檔口,因此在祖輩的時候,經營都無需放置招牌。”鄭文強說。 家族早年售賣的粿條仔配料較簡單,但是隨著顧客口味的改變,以及需求的多元化,后來推出的鹵味配料也越做越多。據鄭文強介紹,除了自制的香甜辣椒醬料吸引顧客之外,目前該店的配料超過30種,以迎合不同人的口味。而目前,店里每天使用最多的食材就是粿條,每天要用80公斤。 “生意高峰期,每天要消耗掉超過100公斤的粿條。為了應對大量的顧客,我聘請了13名員工,包括自己的親戚、本地人及外勞。”鄭文強說。每年節假日時,該店總是忙得不可開交,有時半夜也會顧客爆滿,需要等待半小時才能吃到粿條仔,而平時只需等待15分鐘。 在鄭文強叔輩經營的時代,為了順著卡車司機的作息需求,就將營業時間從白天改至夜間,到了鄭文強接手時,這已經成了習慣。“一般顧客高峰期為晚上8時至凌晨1、2時,從少年到老年都有,熟客比較多。到了晚上10時,還會有新加坡游客及慕名而來的顧客。”鄭文強說。 20世紀90年代,當地曾爆發豬瘟病毒,消費者不敢吃豬肉,店里生意暴跌,于是鄭文強轉型賣雞肉,才渡過了難關。此外,經營午夜食肆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顧客群,有人喝醉了脾氣大,他也會勸告員工克制脾氣,好好與顧客說話,以免生事。 在未來,鄭文強計劃開分店,目前正在武吉英達一帶物色地址。由于他本身對電腦網絡操作不熟悉,因此期盼妹妹日后回來幫忙打理生意,以進行現代化經營。(黃建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