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11月13日電 據吉爾吉斯斯坦《絲路新觀察》報道,千百年前,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將中亞國家和中國連接在一起,也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人民連接在一起,他們在交流交往中建立了友誼、促進了商貿、溝通了文化,讓“古絲綢之路”變得絢麗多彩。隨著“一帶一路”愿景的提出,這條連接東西方國家的友誼之路、商貿之路、文化之路重現輝煌,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奮斗在沿線國家的華僑華人如這條光彩之路上的螢螢火光,照亮自己,點亮未來。吉爾吉斯斯坦中商商會會長趙建共便是其中的一人。 從5人小組到中商商會 低調、謙虛、實干、嚴謹的作風讓吉爾吉斯斯坦中商商會(簡稱“商會”)會長趙建共在當地華商圈頗有名氣,商會在趙建共的帶領下,成員們分工合作,共同面對在吉爾吉斯斯坦(簡稱“吉”)遇到的種種困難,堅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并與當地商人相互幫助,經常組織愛心活動,漸漸融入吉當地社會。 2000年,趙建共到吉從事服裝外貿(主營襪子)生意,20多年的風風雨雨讓他感到在吉華商團結在一起的作用。 趙建共回憶說,2004年4月16日,因為電工工作失誤,比什凱克中海市場發生火災,大火幾乎燒毀了市場的所有商鋪,為了挽回華商們的損失,由趙建共和其他4名華商組成的5人小組與市場所屬公司多爾多伊公司進行了談判,最終讓108家中商商戶得到了滿意的賠償,也為中海市場留住了華商。 趙建共說,根據當時的摸底統計,108家中國商戶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388萬美金,受損嚴重者連吃飯、坐公交和打電話的錢都沒有。了解情況后,小組成員到未受災的市場組織捐款,所捐款項都發放給中海受損最嚴重的商戶,讓大家先吃上飯,坐上車,充上話費,度過眼前的困難。 經過4個月的談判,多爾多伊公司同意通過減免稅收、免費續租(一定期限)商鋪、集裝箱等方式為商戶彌補損失,將受害商戶的損失降到了最低,多爾多伊公司也留住了華商,市場逐漸恢復往日的生機。 此次談判的結果在吉國的整個華商圈中影響很大,當時的5人小組慢慢發展成為10人小組,在駐吉爾吉斯共和國大使館的支持下,2013年吉爾吉斯斯坦中商商會正式在吉國注冊成立。 5個部門 1個群 華商的堅實后盾 趙建共說,在吉中國商戶多而雜,分布于比什凱克的各個市場,因此商會成立后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商會建立了一個微信會員群和5個部門,分別是市場管理部、市場外事部、應急部、文體部和慈善部。 他說,微信會員群中有8個小組,由中海市場的4個組和比什凱克其他市場的4個組構成。中海市場的商鋪有4排,每一排為一個組,每組自行選出一名小組長,并擔任商會的副會長。每組組員在群中的名稱都包括小組編號、商戶攤位號和姓名。會員一旦遇到困難,在群中一發消息,其他會員就能知道此商戶位于哪個攤位,離他最近的會員或組長可以精準、快速趕到現場,共同幫助其解決困難。 一般情況下,商戶們遇到的小問題可由組長幫助解決,解決不了時,可匯報到商會,由商會出面解決,如今,微信會員群中有300人左右。 他說,市場管理組主要解決市場內部的問題,長期以來,商會對市場的動態了如指掌,并與中海市場的總經理相互協商,互通有無,共同解決遇到的困難,更重要的是通過該組織把華商凝聚在了一起。 市場外事部主要解決每天下班后華商們遇到的困難,應急部負責處理緊急情況,文體部則經常組織釣魚比賽、籃球友誼賽等活動,充實華商們的業余生活。 趙建共說,商會成立之前,華商與當地商人發生爭執或受到不公平對待時,只能吃啞巴虧。商會成立以后,華商們說話硬氣了,當有人來檢查時,必須先出示證件才可搜查,再也不用吃啞巴虧。商會會與他們交涉,并用法律武器保護華商,維護商戶利益。幾年下來,商會內幾乎沒有發生過打架斗毆事件,吵架的人也很少,華商的人生安全和財產安全都得到了有效保障。 結兄弟情 傳遞中國心 近年來,當地商戶與華商之間貿易往來越來越緊密,當華商的利益收到損害時,當地商戶的利益也將連帶受到損害。所以,當華商遇到困難時,當地商戶都會主動向有關部門反映,以便快速解決問題,通過幾次磨合,在吉華商與當地商戶建立了兄弟、手足般的情誼。 商會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慈善活動,商會中有專門負責慈善活動的部門。每年“六一”兒童節和吉新年,商會都組織捐贈物資,將愛心傳遞給吉民眾。 此外,如果市場上的商人聽到或看到當地發生重大災難(例如:幫工的農作物遭受自然災害,家中親人患有重大疾病)時,也會臨時組織捐贈。 趙建共說,組織捐贈之前,負責慈善活動的會員都會提前向受助者了解所需物品,然后再組織捐贈,將捐贈品送到真正需要的受助群體中。 他說,每次組織慈善活動,商戶們都非常積極,賣暖氣的捐暖氣,賣襪子的捐襪子,賣面粉的捐面粉,一些做其他生意的商人則捐贈善款,以便給受助者購買所需用品,每次慈善活動收到的捐贈品都超出計劃,有時活動都結束了,還有不少商戶打電話咨詢是否還可以捐贈。 趙建共說,商戶們之所在在慈善活動中那么積極,一方面是希望盡自己的努力幫助吉普通民眾,讓他們感受到中國人民對他們的善意,加深中吉兩國人民間的友誼。另一方面,商會成立給會員們帶來了很多實實在在的好處,讓身在海外華商愿意同商會一起與吉國人民相互幫助。 “如今,華商與當地商人相互融合,我們像兄弟姐妹一樣,相互離不開。”趙建共說。(雪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