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3月1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圣蓋博市華裔市長卜君毅2013年競選市議員時,磕磕巴巴的中文給人留下記憶;但擔任地方公職七年之后,他一口非常流利的中文,再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最近多次大型活動中,卜君毅全程中文發言。近日代表圣蓋博市議會呼吁投票,通過增加銷售稅活動,面對中文媒體采訪更是全程中文,一些成語也運用自如。 卜君毅表示,“我從小在美國出生長大,但那時父母整天工作,一些中文都是跟來家中幫忙照顧生活的外婆和奶奶學”,卜君毅回憶,奶奶是上海人,婆婆是廣東人,但上年紀的人似乎講話都不多,所有他從小的中文也都是簡單日常語。 1973年在巴沙迪那市出生后,父母雖在家中講中文,但卜君毅五、六歲時上幼稚園后,英文逐漸成為第一語言。“我的父母當時也讓我去上中文學校”,“在那里唱兒童歌曲,我感覺自己太大了,因為周邊的孩子都是三、四歲,我常常感覺自己是一個大笨蛋,拼音學得一塌糊涂,所以還沒有怎么開始就結束了”。 他表示,后來想來挺后悔的,“如果我當初能夠堅持將中文學下來,后來就不用學得那么辛苦了”。 七年前競選市議員時,面對眾多華人選民,卜君毅只能說簡單的“你好”、“再見”、“吃飯沒”。 “我其實能夠聽懂,到這些年和選民溝通多了,才慢慢有勇氣講出來”,斯坦福大學和洛杉磯加大法學院畢業。 他說,現在講中文依然需要先在腦中,用中文簡化英文想法,才能清楚表達。不過一直試圖在克服和改進當中,“居民發現當你也講中文時,他們會更專注地聽你,也會更愿意將他們的想法告訴你”。 他表示,現在講到一些較深奧的中文句子,還是很害羞,擔心沒講好別人聽不懂,但后來發現大家都很寬容,笑著糾正,現場氣氛反而出奇的好。(楊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