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在中國抗擊疫情的艱苦戰役中,離不開千千萬萬醫務人員的貢獻, 也活躍著海外僑胞和歸國華僑醫務人員的身影。 本報采訪了3位曾參與中國抗疫各條戰線工作的僑胞和歸僑醫務人員,與讀者分享她們的戰疫故事。 “進入病房, 我就是戰士”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一批批援鄂醫療隊員紛紛開赴沒有硝煙的戰場,奮斗在戰疫一線。在內蒙古第七批援鄂醫療隊中,出現了一個特殊的身影。她就是內蒙古中醫醫院風濕免疫科護士長王春燕,也是內蒙古自治區800余名援鄂醫療隊隊員中唯一一名歸國華僑。 報名參加內蒙古援鄂醫療隊時,王春燕沒有絲毫猶豫。“我是一名護士,更是一名黨員。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讓我必須投身抗疫一線!” 王春燕最終作為千千萬萬“最美逆行者”之一,奮戰在武漢肺科醫院。該醫院收治的都是危重癥患者,責任大,擔子重。“每天在醫院工作8小時,但算上來回車程及其他工作,每天12個小時都在奮戰。” 王春燕每天出入病房都要穿上厚厚的防護服,做到三級防護。武漢3月的最高氣溫已經達到了20多攝氏度,在防護服里王春燕幾乎喘不過氣來,但她從未叫過苦,“進入病房,我就是一名戰士,我不會退縮。” 有一次,因為任務緊急,王春燕沒有來得及吃早飯就匆匆趕往病房。由于天氣炎熱,王春燕體力不支,出現低血糖心悸現象,渾身發抖,無法繼續工作。其他隊員及負責照顧內蒙古援鄂醫療隊起居的當地居民共同來幫助她,這讓她至今回想起來還感動不已。 王春燕坦言,武漢人民的豁達樂觀及守望相助的精神讓她深深觸動。“結束任務的返程時刻,看到沿線的武漢人民歡送我們,我覺得一切都值了。” 結束援鄂任務后,王春燕稍作休整,馬上奔赴工作崗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中醫藥應用被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因此我現在不能休息。” “國家強大是戰勝疫情的保障,醫院信任是我投身前線的基礎,武漢人民的感謝是支撐我堅持的動力。”王春燕常以感恩的心對待這一切。 “回國!到一線去!” “回國!到一線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當旅英僑胞何彩霞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發生后,立刻預訂機票搭乘最早航班回國。 何彩霞在中國從事護理工作5年,旅英求學后成為英國注冊護士,在英國醫療護理機構從業十余年。 何彩霞是首位回國參與抗疫醫護工作的旅英華僑,隨她一同到達中國的,還有她隨身攜帶的14箱醫療防護用品。 這是由何彩霞及當地華人商會、僑團募捐的醫療物資,凝聚著旅英華僑華人守望相助的精神。“本來是27個箱子,但因為不符合相關規定,還有13箱未能獲得批準托運。” 由于一些現實原因,何彩霞沒能奔赴武漢。在安徽歐美同學會的協調下,何彩霞最終在家鄉合肥的一家醫院分診臺做志愿者,并利用語言優勢,協助外籍員工在復工前進行隔離觀察。 何彩霞一直以高度的耐心對待工作。“一開始很多人不理解抗疫相關規定,這需要我們耐心勸說、講解。”何彩霞對她的中國同事充滿了深深的敬佩,“看到許多20歲出頭的同事奮戰在醫院,我覺得她們非常了不起。” 當看到醫院的相關制度有不足時,何彩霞結合自己所長,積極向醫院建言獻策。“作為中國人要盡到中國人的責任,在工作崗位上也要盡到相關責任。” 何彩霞最開心的是看到國內疫情得到控制,“中國社會從上到下積極抗疫,以極高的效率控制了疫情。看到這些,我們海外華僑也是從心底里感到欣慰。” 而當疫情在英國暴發后,何彩霞便決定返回英國,支援英國抗疫。“在病毒面前,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從我做起,我們應團結一致,共同戰斗。” “如果需要,我隨時待命”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在2020年北京市海淀區清明節特別節目“春暖清明”云上詩會活動中,日本歸僑姜婷聲情并茂地朗誦詩人艾青的《我愛這土地》。 姜婷現任北大口腔醫院修復科主任醫師、教授,1992年在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此后一直留在東京工作。 雖身在異鄉,但姜婷的拳拳報國之心從未減弱。“我始終銘記自己是一個中國人,只有在中國我才有歸屬感。”終于在1999年,姜婷返回了中國。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姜婷像億萬中國人一樣,急切地想為抗疫作出貢獻。 北京市委統戰部、市僑聯和北大醫學部統戰部不斷征集有關北京疫情防控工作的問題、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姜婷積極響應,提交了《關于將病毒所等高危研究所“準軍事化”管理的建議》等。 姜婷還聯合兄弟院校同道提出《關于對復工復學等大規模聚集人群進行血清特異性抗新冠病毒抗體普測》等建議,其中《切實加強病毒研究工作的科學管理》為國家和北京市科學防控、精準施策提供了參考。 但姜婷最關心的還是抗疫一線。 她坦言,“雖然我負責的是口腔科,但如果醫院需要,我隨時待命!”受限于專業原因,姜婷無法如愿奔赴湖北抗疫一線,但她一刻都沒閑著。 當醫院取消正常門診、加強急診力量時,姜婷主動請纓,第一時間參加醫院安排的急癥患者診治工作;舉辦公益“云講座”,講解《纖維增強樹脂粘接橋技術應用課程》等專題;積極捐款、捐贈防護用品。 “國家培養了我這么多年,應該報效祖國。”采訪結束時,姜婷說出了心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