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嗎?難!怎么辦?堅守! 中國僑網6月2日電 題:難嗎?難!怎么辦?堅守!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6月2日10時33分,美國累計確診1811360例,累計死亡105165例。 5月25日,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膝蓋鎖喉”致死,引發了全美多地的抗議活動。 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時候,美國眾多華僑華人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勾勒出一幅疫情之下的美國各行業華僑華人群像。 華裔醫護人員:醫院像極了“戰場” 華裔工作人員金曉蕾從沒想過,在美國嚴重的疫情之下,自己的每一個決定都會關系到上千人的生命。“我知道病人與同事都十分需要我,我沒請過一天假。” 在金曉蕾眼中,疫情之下的紐約長老皇后醫院像極了"戰場",她每天都在極度緊繃的狀態下度過,只有到了家才能稍稍放松。 調往新冠肺炎ICU病房的第一天,袁珍曾在地下室里徹夜難眠。 作為美國馬里蘭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旗下Suburban醫院的一名麻醉蘇醒室護士,袁珍在4月初被調往新冠肺炎病區,專門照顧新冠肺炎病人。 疫情中,前線醫護人員與家人的暫時分離,幾乎成了令人心酸的常態。 因為怕感染家人,袁珍搬到了家中地下室居住。而東華醫院的助理護士王明放則在車庫里搭了一張床。“疫情開始之后,我跟媽媽見面不到3次。”王明放說,為了家人的健康著想,自己拒絕和家人見面。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在2月至4月的初步調查,美國已有包括護士在內的近萬名醫護人員染上新冠肺炎;“美國護士協會”的統計也顯示,截至5月初,全美至少有79名護士因新冠肺炎而喪生。 袁珍工作的醫院也有人因害怕而離職,但她沒想太多。“這么多同事都在照顧病人,為什么我不能?” 華裔餐飲業者:幫助客戶義不容辭 經過漫長的停業期后,美國加州奧克蘭華埠9街的金記小館和金牡丹海鮮茶寮終于重新開門了。 顧客Lisa Chen很高興。疫情之前,她是金記小館的常客,最愛一道“貴妃黃毛雞”。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餐廳停業,她也很久沒有到華埠來買菜、點外賣了。 在美國加州奧克蘭華埠,此前關門的餐廳和商店已經陸續開放。根據華埠商會的統計,華埠營業的餐廳和超市等零售店有87家已經重新營業,占華埠總數的2/3。 即使是在執行“居家避疫令”期間,奧克蘭華埠的多數超市和雜貨店也堅持開放,服務民眾。而隨著加州進入重啟第二階段,華埠也開始恢復熱鬧景象。 “經濟會逐漸重啟。只要防護措施做到位,風險并不高。”奧克蘭華埠商會執行主任Jessica Chen說。 疫情暴發初期,不少華人沒有在超市“搶到”生活物資。于是,華裔餐飲業者汪女士開始幫一些老客戶采購生活物資,后來干脆每周3天為客戶提供采購服務。 “送這些柴米油鹽的成本很高,沒有賺頭。”汪女士說,“但是因為這些‘回頭客’的幫助,我們才會這么火。現在他們需要幫忙,我們也義不容辭。” 華裔旅游業者:最先受沖擊,恢復也最慢 在美國從事旅游業多年,賈學峰從沒遇到過這么大的職業困境。 往年的這個時候正是旅游旺季。據賈學峰回憶,有時一天能有8輛車在外面跑。而今年受美國疫情的影響,訂單被陸續取消,先前的業務安排也泡湯了。為了節約開支,他甚至賣掉了一輛跑業務的小汽車。 “我們最先受到沖擊,恢復也是最慢的。”賈學峰認為,旅游業的興旺場景,近年都不會重現了。 在洛杉磯經營旅行社的許昆,也對疫情表示了無奈。 “不知道疫情好轉的時間,這比較可怕。”目前,許昆的主要業務是幫零散的中國留學生安排回國行程。 疫情之下,美國旅游業烏云密布。有些旅行社聯合酒店和民宿搞活動,給沒有家的人提供住宿,大家共渡難關。華裔旅游業者Peter表示,現在在盡量整合資源。“有需求就有市場。” 華裔警員:懷著同理心去挽救生命 24歲的紐約華裔警員林嘉賜救下了一名非裔輕生者。 從警3年以來,林嘉賜堅持認為,警員不僅應該作為執法者逮捕罪犯、打擊犯罪,更多的時候,還需要懷著同理心去挽救生命。 5月6日上午,紐約市警24分局接到報案:在位于西92街74號的一棟建筑物頂端,一名非裔男子欲跳樓輕生,而華裔警員林嘉賜和其搭檔吉恩是率先到達現場的警員。 在勸服輕生者的過程中,林嘉賜也很緊張,但他還是盡量平復情緒,和搭檔等待時機。 “他看到我們來了,又看到很多救援車輛趕到了樓下,似乎也理智了不少。”溝通了約5分鐘后,見該男子有意挪動腳步,林嘉賜一把將其抱住,并用手銬銬住了他。 在先前的市警危機干預培訓中,林嘉賜學習了許多與輕生者交流的經驗。“我們不僅僅是執法者,更需要的是利用專業領域知識挽救生命。” 林嘉賜說。 華裔洗衣店主:我們也是必要服務行業 “我們也是必要服務行業。”紐約洗衣店商會會長江旭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這樣一句話,語氣中有驕傲也有無奈。 江旭在紐約皇后區開有4家洗衣店。疫情期間,在堅持營業的同時,他同會員一起給醫院、警局送去上萬個口罩,即使在疫情最重的時候也沒停過。 在紐約,華人經營的自助洗衣店遍布城市的各個角落。在疫情暴發的當下,這些洗衣店店主大都背著房租、水電費和人工支出的壓力,就算申請政府的各項貸款,也面臨著僧多粥少的局面。 即便如此,這些勤勞的人依然堅守在崗位上,甚至還十分樂觀。 紐約洗衣店商會副會長陳奉官說,這次疫情讓他進行了反思,決定開全自動的洗衣店,更好地防疫,從而打贏這場“硬仗”。 醫護人員、警員、餐飲業者……這些平凡人只是這次美國疫情中的剪影,但這些生動鮮活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樁樁件件都體現了華僑華人勤奮努力、不輕易放棄的寶貴品質。在艱難時刻,身在異鄉,只有自己爭氣,才能站穩腳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