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各國的華僑華人和留學生都怎么樣了?中國僑網(ID:qiaowangzhongguo)特別推出“海外戰疫記”系列稿件,講述他們的“戰疫”故事。本期,在老撾本格學校任教的張雷講述了自己的戰疫故事。 教學篇 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老撾的學校都紛紛停課。為了讓學生在疫情期間也能繼續學習,我嘗試用了微信進行網上授課。但是用微信網絡授課,操作起來有很大的局限性。我考慮到老撾的網絡信號等客觀因素,最終決定使用YouTube錄制漢語教學視頻。 在每次錄課之前,我都要進行很長時間的備課,準備有趣而又具有教學意義的圖片和視頻。綜合學生們的想法和反饋,學生們對中國文化部分非常感興趣,尤其是中國的傳統美食火鍋。 我們平時上課教學設施條件有限,沒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很多圖片和視頻無法展示,因此很難讓同學們直觀上感受中國文化。于是我抓住這次線上授課的契機,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讓漢語課更加的直觀生動,帶領我的老撾學生們來一次中國文化之旅。 每次中華文化課程分享后,還會進行漢語詞匯和句子的講解和學習。 例如剪紙課,我們會剪一些小動物,因為今年是鼠年,所以學生們剪小老鼠的偏多。我們就會復習十二生肖以及十二種動物漢語詞匯的表達。 在中國美食分享(火鍋)課上,我會教學生學習碗、盤子、筷子等有關餐具類的漢語詞匯和酸、甜、苦、辣、咸、淡等味道漢語詞匯的表達。看完教學視頻后,我們還會在微信交流群進行情景演練。 把文化課和語言課教學相結合,有語境和情景更利于學生對于漢語詞匯和句子部分的理解和學習。把漢語詞匯和句子教學融入在中國文化分享課中,這些詞匯、句型通過生動的圖片和視頻變得有了色彩和溫度。一定程度上讓略顯枯燥乏味的詞匯課變得生動有趣,最后在加以歸納總結和復習,學習漢語高效又有趣。 生活篇 得知老撾要封國的消息,加之疫情的不斷發展,之前一周一次去菜市場采購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變為了三個星期采購一次。到了老撾的雨季,天氣十分炎熱。四月份連續近一個星期最高溫度40℃左右,又受熱帶季風的影響多次出現暴風雨,導致天氣悶熱潮濕。買來的蔬菜水果根本不能長時間保存,不是腐爛就是葉片失去水分而變得枯黃。 因此,工作之余我在學校里面那個荒廢的小菜園種起了蔬菜。我在市場買來韭菜根和生菜的種子,在老撾老師的幫助下,每天施肥、澆水加以管理,最終都慢慢長大了。雖然長得沒有市場賣的品相好,但是絕對是綠色無公害。在滿足一日三餐的同時,這也是一個不錯的生活體驗。 疫情中的生活依然需要儀式感,無論是教學工作還是日常生活。我們都需要多付出一點耐心。 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漢語,那就需要耐心去嘗試,分析和總結,找到符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生活亦是如此。簡而言之,是一種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把平淡無奇的“抗疫”生活過得充滿詩意,好好享受過程的同時,捕捉快樂的瞬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