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8月10日電 據澳洲網報道,澳大利亞近期正遭受境內第二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短期暴發,許多面臨畢業或剛畢業的留學生不得不思考是否還要留澳工作,找何種工作。今年年初剛剛從墨爾本大學傳媒專業畢業的中國留學生鄭悅悅,不僅經歷澳大利亞疫情“全程跟跑”,還遭遇就業難、創業更難的現實難題。 “剛畢業時有一顆在澳創業的心,但迷茫于是否應該先找一份工作積累經驗,然而這半年經歷的疫情讓我感到找工作變得更難,傳統工作也并不適合我,那為什么不試試直接創業?”鄭悅悅對記者坦言。 疫情改變了年輕人的就業觀 前一陣疫情好轉時,鄭悅悅的創業想法是開一個實體桌游館。她和合伙創業的朋友親自走遍悉尼的大街小巷考察店鋪位置、同類游戲館的經營情況。“我們發現悉尼很多桌游館重新開張后經營情況并不理想,甚至有些依舊面臨倒閉,受聚集人數限制和高昂的門店租金等影響,如今線下創業的風險太大了。”鄭悅悅說。 鄭悅悅深知風險和成本都是創業必須考慮的現實,“我身邊有開咖啡店或小飯館的老板朋友都轉變了思路,有的只做供應商,有的轉去開發線上業務。”她表示,一次機緣巧合,她在小紅書平臺發布的一篇生活話題文章剛好幫助了一名低年級在澳留學生。由此,學媒體專業出身的她想到利用社交媒體平臺的線上渠道打通資源,探索一條現階段看似更為可行的創業之路。 “我們留學生之間有很多不同課程的微信群,我們這一批剛畢業的同學都在群里聊工作。因為這次疫情的波及太大,曾經想做銷售、珠寶、會展和留學中介等工作的同學都有意轉型線上相關的工作,比如新媒體運營、線上咨詢等。”鄭悅悅認為,年輕人越來越注重“線上”,都看到了“線上”的好處。 澳大利亞朋友加入創業團隊 鄭悅悅告訴記者,分享和給別人“種草”是她生活中最愛做的一件事。“本著不讓初來澳大利亞的留學生走彎路,剛開始我嘗試著發了幾篇生活類文章,分享我在澳大利亞兩年來的生活技巧干貨。6月份發布的一篇‘在澳留學如何真正省錢’的攻略在兩天內就獲得了三四百的點贊收藏量,這讓我當時很驚訝,決心繼續寫下去。” “很多博主在小紅書只是分享生活或是帶貨,而我更希望能夠‘惠及他人’,真正幫助到我們留學生圈子的朋友,再逐漸擴展成為有收益的賬號和有價值的全平臺自媒體品牌。”鄭悅悅表示。 省錢大作戰、超市推薦、二手市場大全、線上鮮果蔬菜點餐、國際快遞、疫情期間留學生回國攻略、大使館健康包及政府津貼申領攻略等都是鄭悅悅“長篇大論”的分享。 “我擔心了解的還不夠精準,我咨詢了身邊所有澳大利亞本地的朋友和從小在澳長大的華裔同學推敲攻略,沒想到他們竟然比我對此還感興趣。”鄭悅悅覺得這更讓她有了要“大有作為”的動力。“小到一個酒莊、某個超市的某款產品我都會和他們仔細調研,他們現在正式地成為了我的團隊成員。”鄭悅悅說。 創業不只是知識變現 如今許多網絡博主在社交媒體平臺分享知識并獲得不小流量后,一些運營推廣公司會主動找上門“為其知識付費”。鄭悅悅告訴記者,她已經接到了數個推廣公司的“邀請”,并被拉進一些產品代理微信群。“我們并不是完全拒絕商業運作,但我們想創業的初衷是成立自己的品牌去真正幫助留學生在澳學習生活,更希望促進中澳文化交流。” “我母親是一名教授韓國學生中文課程的老師,她創立中文學校,默默地為中韓文化教育事業作貢獻,這也影響了我的創業想法,我覺得我們想做的遠不止只有知識變現,更應該是社會價值變現。”鄭悅悅說道。 “我們會嚴格把關向廣大朋友推薦的好物,分享有實際意義的知識干貨,幫助并且信任我們團隊的留學朋友,給予我們能做的工作。”鄭悅悅提到,她和澳大利亞朋友們正在搭建自己的網站,找到IT技術專業的同學幫忙嘗試創建生活方式分享的社交圈子式APP。 “疫情之下,我們依舊能做很多。雖然不知道未來是否能達成自己心里的‘創業成功’,但我們不會辜負那些陌生朋友對我們的期待和信賴。”鄭悅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