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吉隆坡12月13日電 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亞羅街:堅持舊傳統(tǒng) 開辟新市場 中新社記者 陳悅 12月12日晚,亞羅街上的紅燈籠在又一個傍晚逐次亮起之際,亞羅街業(yè)者組織——武吉免登小販商聯(lián)合工會主席薛富豐對中新社記者說,“在2020年,亞羅街面臨四十年歷史上最艱難的時期,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亞羅街是吉隆坡的知名美食街,擁有以華人美食為主的多元文化特色美食。在疫情前,它不但是中國游客到吉隆坡必去的“網紅”景點,也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薛富豐說,疫情暴發(fā)后,一方面亞羅街失去外國游客這一重要客源;另一方面,出于防疫考慮,營業(yè)時間也大大縮短,不復疫情前幾至通宵達旦營業(yè)的盛況。這令亞羅街業(yè)者承受巨大經營壓力。雖然亞羅街正在“見步行步”地踏出疫情陰霾,逐漸恢復生機,但客流量目前僅恢復到高峰期三四成,也有至少兩成商販已關店或暫未開門營業(yè)。 當晚八時許,記者漫步于亞羅街時也看到,各店家中,食客少至兩三桌,多至十余桌,人氣確實在漸漸復蘇,但疫情前的亞羅街摩肩接踵,每個店家的餐桌都要一直排到街道上。如今的亞羅街,街道上多是略顯無聊的各店攬客員工,一輛輛載著本地食客前來的車輛輕松穿行過街道停在某家店面前時,方令亞羅街顯出生氣。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一家逆勢新開的餐廳頗為引人注目。這家店裝修頗富中式氛圍,獨占兩層樓店面,用餐食客也不少。薛富豐告訴記者,這家店主打潮汕家鄉(xiāng)菜,希望在以祖籍廣東華人居多的吉隆坡開辟客源,讓他們嘗到“家鄉(xiāng)的味道”。 “這就是亞羅街努力走出疫情的途徑之一,”薛富豐說,外國游客短時間內肯定無法重返亞羅街,吸引更多本地食客成為業(yè)者努力的目標。亞羅街位于吉隆坡市中心黃金地帶,周邊公司林立。很多亞羅街業(yè)者當下將開市時間從傍晚提前到中午,希望能吸引附近工作的白領。 此外,記者也注意到,不少店家都在顯著位置標注支持各大外賣軟件送餐服務,以適應這一疫情下的“新常態(tài)”。 在薛富豐看來,亞羅街要走出疫情低谷,仍應保持傳統(tǒng)特色:一是和華人文化相結合;二是堅持多元美食風格。 他告訴記者,華人美食以及泰國、印度、越南等多國美食并存,一直是亞羅街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重要法寶。另一方面,自出任武吉免登小販商聯(lián)合工會主席以來,薛富豐也一直積極推動華人文化傳統(tǒng)尤其是各種節(jié)慶活動和亞羅街經營相結合,令美食街展現(xiàn)更豐富的文化氛圍。 牛年春節(jié)將至,薛富豐坦言,在疫情影響下,在亞羅街舉辦大型慶祝活動已不太現(xiàn)實。但業(yè)者依然希望馬來西亞華人傳統(tǒng)的“收工酒”“年夜飯”可以為亞羅街帶來更多商機。 薛富豐說,感謝多年來中國游客對這條美食街的厚愛與支持,也期待能盡快迎回中國游客。(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