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ukqyc"></tr>
<input id="ukqyc"><em id="ukqyc"></em></input>
    • 繁體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福建日報記者通道遠程 郵箱 傳稿
      222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馬來西亞站 > 中馬頭條 > 正文

      中馬“送王船”聯合申遺成功暨閩南海洋歷史文化論壇開幕

      2020-12-24 11:00:54?鄒玒 文潔 李奇 余雪燕?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蘭楚文  

      送王船 夏海濱 攝

      東南網12月22日訊(本網記者 鄒玒 文潔 李奇 通訊員 余雪燕)和煦的冬日暖陽中,迎著東北季風,22日,中馬“送王船”聯合申遺成功宣傳活動暨閩南海洋歷史文化論壇在廈門同安舉行。

      據悉,同安是“送王船”舉辦次數最多(152屆)、規模最大、配套最全的區域。而同安呂厝一直是廈門“送王船”活動的最主要的區域之一。同安區西柯鎮呂厝社區每四年(即鼠、龍、猴年)舉辦一次迎王、送王儀式,今年是第152屆,由此推算,呂厝送王船起源于明洪武年間,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每到“送王”當天,萬人空巷,游藝紛呈,寄托了民眾禳災祈福的美好心愿。

      本次活動由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指導,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廈門市人民政府主辦,廈門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國民主同盟廈門市委員會、同安區政府承辦。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王曉峰,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副主席張道宏,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一級巡視員王晨陽、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曉峰,廈門市副市長林建,廈門市政協副主席陳昌生等出席開幕式。

      送王船植根于濱海地區共同崇祀“代天巡狩王爺”的民間信俗。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由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報送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系的儀式及相關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此前,“送王船”已分別列入中馬兩國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成為兩國人民共同的文化遺產。此次活動旨在對中馬“送王船”聯合申遺經驗進行及時總結,對申遺后閩南海洋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進行深入探討,攜手共建面向海洋、面向未來的文化共同體。

      活動現場,馬來西亞馬六甲申遺方通過視頻連線的形式對“送王船”申遺成功表示祝賀,稱將以此為契機,共同傳承和發展中馬兩國的共同文化遺產。

      活動現場 東南網記者 文潔 攝

      現場,11米寬、4米高的王船一亮相,就立刻成為了全場的焦點。除了用于儀式的王船,呂厝今年還建造了另一艘王船用于展示,目前陳列于華藏庵旁。

      “流水本同源,叢蘭亦同根。”張道宏表示,“送王船”聯合申遺成功,反映了閩南文化學術研究的深入和閩南民間送王船活動廣泛的群眾基礎,說明一帶一路“民心相通”有著歷史的印記和文化的傳承可循。

      “這個儀式就是要我們子孫后代不斷走向海洋,勇敢地走向海洋,所以一直到今天仍然很有價值。”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專家組組長陳耕表示,中馬聯合申遺成功,使“送王船”在全世界的曝光度大大增加,也將為廈門和馬六甲兩個城市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自15世紀至17世紀形成以來,“送王船”隨著“下南洋”和海上貿易,逐步從中國閩南地區傳播到東南亞地區。今年的同安呂厝送王船文化節也通過“云”直播的方式,將現場盛況向全球華僑華人展示。

      據悉,“送王船”是我國第一次與“海絲”沿線國家聯合申報成功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也是廈門市首個申報成功的項目,凸顯了福建省、廈門市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戰略支點城市的地位作用,對促進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鑒具有重要意義。

      文化同安,源遠流長。近年來,同安區高度重視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工作。截至目前,同安全區擁有不可移動文物500處,有蓮花褒歌、珠光青瓷等26個國家省市各級非遺項目。此次送王船的申遺成功,更是其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孩子坐在蜈蚣閣中參與踩街活動。東南網記者 鄒玒 攝

      12月23日凌晨四點左右,整艘“王船”燃起熊熊烈火。東南網記者 李奇 攝


      相關鏈接

      送王船申遺

      送王船于15-17世紀在中國閩南地區形成,隨著“下南洋”移民和海上貿易逐步傳播到東南亞地區。它承載著觀察氣象、潮汐、洋流、風候、牽星圖等海洋知識和航海技術,是人們長期海上生產生活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文化在“海上絲綢之路”國家傳播與交融的生動例證。

      目前,送王船主要流傳于我國福建省南部的廈門灣和泉州灣的沿海地區,以及馬來西亞馬六甲州的華人聚居區,相關實踐也見于中國臺灣南部的沿海社區。此外,遷徙到中國沿海其他地區的閩南人后裔,也會在送王船儀式活動期間回到故鄉參與當地的相關實踐。

      在我國閩南,人們大多每三或四年在秋季東北季風起時舉行送王船儀式;在馬來西亞馬六甲,則多在農歷閏年于旱季擇吉日舉行。儀式活動歷時數日,或長達數月。

      在馬來西亞,送王船被稱作“王舡大游行”,作為馬六甲一項富有特色及歷史悠久的傳統活動,大游行時人們的敬海狂歡,以相似的儀式,跨越地理界限,維系著海外閩南僑胞和故土的情感。

      送王船體現了人與海洋之間的可持續聯系,被中馬兩國的相關社區視為共同遺產,長期以來發揮著鞏固社區聯系、增強社會凝聚力的作用。從2015年7月起,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和馬來西亞僑生公會共同倡議推動送王船聯合申遺,并廣泛開展社區和宮廟間的民間交流。廈門市在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的指導下,積極開展申遺工作。日前,送王船正式成為我國第42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的項目。



      ADD: 18M, Lorong Thambi Dua, Pudu, 551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TEL: 03-21448972, 21448872 FAX:02-21412030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五月综合激情久久婷婷,国内精品自在欧美一区,国产成人18黄网站在线观看网站,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tr id="ukqyc"></tr>
      <input id="ukqyc"><em id="ukqyc"></em></input>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毛片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不卡| 最近日本免费观看直播| 国产精品va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麻豆专区| www夜插内射视频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漫画 |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区|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穿长筒袜的有夫之妇hd中文|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在线观看无码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色av| 胸奶好大好紧好湿好爽| 成人国产在线观看高清不卡|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免费尤物|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男女一进一出抽搐免费视频| 狼人总合狼人综合|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50岁丰满女人下面毛耸耸|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不卡|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樱花动漫| 一级黄色免费网站|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网站| 国偷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久|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成人浮力影院免费看| 日本一道本高清| 成人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别揉我胸啊嗯~| 91精品国产高清91久久久久久| 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伊人av|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韩国一区二区视频|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国内揄拍高清国内精品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