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見聞)馬來西亞華社線上迎春“年味”不減 中新社吉隆坡2月3日電 題:馬來西亞華社線上迎春“年味”不減 中新社記者 陳悅 2月2日晚,立春前夜,馬來西亞吉隆坡海南天后宮(雪隆海南會館)在線上舉辦2021“牛轉乾坤”農歷新年主題制作和亮燈的發布儀式,這座已有百余年歷史的當地“標志性華人廟宇”千燈璀璨,6000盞紅燈籠在夜空中宛如繁星,倍添“年味”。 亮燈迎新,是天后宮的傳統,每年都吸引眾多人潮前來賀年祈福。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活動改在線上直播,觀燈人潮亦從天后宮現場轉移到了線上。 “很多人問我,目前已暫時關閉的天后宮,為何仍然啟動農歷新年系列活動,”雪隆海南會館(天后宮)會長丁才榮說,天后宮素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重要使命,而農歷新年正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慶,天后宮“責無旁貸”要堅持這一傳統。 除了亮燈,天后宮今年還配合牛年主題,特意舉行了“鞭春”儀式:鋪設出100多平方米的人造稻田,請來能工巧匠在稻浪中塑造栩栩如生的農夫和春牛,營造出一派祥和安寧的鄉村景象。雪隆海南會館(天后宮)負責人亦在線直播“鞭打”春牛,重現這一中華民族古老傳統。 雪隆海南會館(天后宮)秘書長兼籌委會主席林書德對記者表示,以“牛轉乾坤”為主題,以滿滿的黃金稻田作為背景,是在“經過了充滿挑戰的一年后”,表達民眾對新一年“五谷豐收”的期許。 此次也是天后宮首度在線上舉辦迎接農歷新年的活動,林書德坦言,這是一個頗為艱巨的挑戰。“所幸天后宮全體同仁共同努力,才能圓滿完成這一線上直播活動。” 在林書德看來,此次線上迎春,固然是在疫情影響下適應“新常態”的舉措,也是“一個開始與起點”——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與民俗應該更積極地利用網絡平臺和數字技術。 馬來西亞目前為管控疫情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實施行動限制令,很多華社春節活動將同樣轉移到線上舉行,不少華人游子也無法跨州縣回到家鄉和家人團聚。 在吉隆坡工作的溫先生是外出工作11年來第一次無法回沙撈越老家和親人度歲。他說,疫情之下,“宅家過年”是更安全的選擇,除夕晚上會和家人連線視頻,共同“視吃”年夜飯,利用網絡雖然相隔千里也可以一起守歲。 “雖然我們現在不能相見,但總有一天我們能打敗疫情,”丁才榮對記者說,作為致力弘揚中華文化的“百年老店”,天后宮希望借數字科技“脫胎換骨”,在“疫過天晴”后更好地傳承中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