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橋—新媒體里的趣味冬奧”線上交流營落幕
中文連接著我們的未來
“微笑的雪,為大地開花;愛灑向手心,純潔無瑕;那一瞬間,你望著我……”遠在黎巴嫩的姑娘馬婷隔著屏幕用流利的中文唱起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志愿者之歌《燃燒的雪花》。“這是我參加‘漢語橋—新媒體里的趣味冬奧’線上交流營時錄的,特別喜歡這首歌,歌詞傳遞給聽者的是世界充滿希望,將來會更加美好。”馬婷說。 馬婷提到的“新媒體里的趣味冬奧”線上主題交流營,是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北京語言大學承辦的學習中文、體驗中國文化活動,為期一周。“期間,來自黎巴嫩、埃及、約旦、摩洛哥、毛里塔尼亞、巴勒斯坦等國的105名學員齊聚‘云端’,一起學習中文、了解中國、交流互鑒。”北京語言大學校長劉利說。 國際中文教育需求旺盛 19歲的黎巴嫩姑娘馬琳琳對中文情有獨鐘,目前正在黎巴嫩大學語言與翻譯中心學習中文。“正是因為對中國和中文的熱愛以及對中國文化的濃厚興趣,我報名參加了‘漢語橋—新媒體里的趣味冬奧’線上交流營,每天1小時的線上課,課程包括中文口語課、閱讀課和綜合課。一周下來,我的中文詞匯量得以提升,學會了更多地道的中文表達。”馬琳琳說。 對馬琳琳來說,交流營最為特別的是向學員展示了和奧運會相關的各種信息,比如介紹即將舉行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體育場館、奧運會中將運用到的人工智能技術等。“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越來越熱愛中國。” 大多數學員和馬婷、馬琳琳一樣,因熱愛中文、熱愛中國文化而選擇中文學習線上交流營,他們中不僅有在校學生,也有來自不同行業的在職人員。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的人數近2億。今年1月25日,中文正式成為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官方語言,在國際交往中的公信力進一步提升。相關專家表示,這些都從側面印證了國際中文教育需求旺盛,線上主題交流營受歡迎也是例證。 中文納入年輕人職業規劃 黎巴嫩大學語言與翻譯中心主任拉比耶·瑪莎拉尼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日益多元化、文化不斷擴展的世界里,跨文化讀寫能力日益成為必需。中文一直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語言,尤其是在當今國際商業世界中,總是被不斷使用與傳播。” 隨著世界各國與中國的商貿往來日益密切,中文也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納入職業規劃,成為助力個人發展的一項重要技能。 馬婷目前是黎巴嫩大學漢語專業三年級的一名學生,2018年開始正式學習中文。“之所以選擇學習中文,就是為了實現我的理想。我多么希望有一天,可以到中國工作或者在黎巴嫩當中文老師。”馬婷說。 馬婷對中國的向往,在孩提時便播下了種子。當時的她喜歡中國音樂、中國影視劇,也喜歡中國明星,便暗下決心:長大后攻讀中文專業。“那時我就在想,學會中文不僅能跟中國人交流、交朋友,還能了解中國,而更吸引我的是可以到中國留學與工作。” 對馬婷來說,學習中文并非易事。“中國人中文說得比較快,一開始我聽不懂對方在說什么,但通過看中文視頻和中文影視作品,我的中文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現在比剛學時好很多,可以和中國朋友用中文談論不同的話題。” 2019年,剛學中文沒多久的馬婷,為了挑戰自己,參加了第18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獲得了黎巴嫩賽區三等獎,這讓她感到十分自豪。 “希望我成為一名中文老師或者中文翻譯的夢想成真。”馬婷認為,那樣就可以盡自己的微薄之力,搭建交流平臺,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并愛上這門美麗的語言——中文。 用中文搭建交流平臺 就讀于埃及科技大學中文系大四的學生莫易是“漢語橋—新媒體里的趣味冬奧”線上交流營的營員,雖然他人在埃及,但對中國卻有著別樣的感情,“中國于我,是夢、是羈絆、是家人、是心之所向。” 就在5年前,中國對莫易來說還是一個遙遠神秘的國度。2016年,莫易家樓上搬來了一位中國阿姨。“看到她,我就覺得特別好奇,中國人是怎么生活的呢?”不久后,莫易迎來了向這位阿姨請教的機會,“阿姨給我家送來了一碗餃子,跟我說‘嘗嘗吧,這是中國過年吃的食物。’” 一邊品嘗美食、一邊向阿姨請教如何包餃子的莫易第一次體驗了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也由此開啟了他和中國的故事。 2018年,莫易帶著對中國的好奇心邁進了埃及科技大學中文系的大門。剛開始學中文的第一周,他就遇到了難題——發音問題。“當時我不明白為什么中文有4個聲調,就去請教阿姨,她詳細講解并告訴我只要多練習就沒問題,還帶著我讀聲調。”莫易錄下了這位阿姨的發音,反復聽、反復練,終于從完全分辨不出聲調到感覺出差異,再到自己也能準確讀出來,“雖然當時覺得很難,但還是想堅持挑戰”。 回想自己學習中文的過程,莫易說最開始只是想憑借這門語言找個好工作,但隨著學習的深入,對中國的文化越來越感興趣,希望畢業后能到北京攻讀研究生,將來能當一名中文老師,讓更多埃及人學會中文,了解中國文化。“這樣,我就可以一直和中國在一起,永遠不分離!”莫易說。 “我想告訴埃及人,中國不只有功夫,也想告訴中國人,埃及不只有金字塔。我希望能搭建中埃人民的交流之橋,讓彼此真正地深入了解。”這是莫易的愿望,也是他在做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