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隧道地鐵3號線6月正式開通!廈門城市交通“雙喜臨門” 東南網6月1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曾宇姍 崔曉旭/文 沈威/圖) 廈門海滄隧道,穿越2.8公里的廈門西海域,五分鐘跨海而來; 廈門地鐵3號線,連接本島與翔安,兩三分鐘實現過海進島; 最新消息,這兩條便捷的出島道路將于6月下旬正式開通,廈門城市交通迎來“雙喜臨門”。 6月8日,學黨史辦實事“急難愁盼”率先行——廈門“我為群眾辦實事”大型蹲點式集中采訪活動圍繞“行”的問題,媒體記者們實地探訪了廈門地鐵3號線、海滄隧道建設項目和同安區蓮花鎮張厝村至西洋村道路改造提升工程。 軌道交通開啟網絡化運營時代 廈門地鐵3號線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本月下旬,地鐵3號線(廈門火車站至蔡厝站)將開通試運營,隨著3號線的正式開通運營,廈門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時代將全面開啟。 8日上午,媒體記者們率先來到地鐵五緣灣站,搭乘地鐵3號線前往翔安區蔡厝站。 “地鐵三號線過海段連接本島五緣灣至翔安片區,全長6.5公里,地質條件極其復雜,穿越諸多風化槽,建設難度較大。從2016年3月份開始施工至今,歷時近五年時間完成土建、機電等全部施工。”廈門軌道集團建設分公司地鐵3號線指揮長馮學衛向記者介紹,地鐵3號線過海段最深處距海平面約70余米,但乘客坐在車廂內感受十分平穩,僅需2-3分鐘就能通過過海段,大大縮短島內外通行距離。 在3號線建設過程中,成功實現全國第一條礦山+盾構工法組合施工的海底隧道貫通,開創國內工程先河;成功克服線路穿越錨索密集區、鷹廈鐵路、筼筜湖等環境復雜地段,工程難度大的問題,先后完成了軌道交通3號線洞通、軌通、電通、列車上線、竣工驗收、運營前安全評估等多個重要節點。從2019年年底開始,3號線進入到運營籌備階段,先后完成了列車到段調試、系統設備聯調、試運行、20天跑圖、運營演練等多項重要節點。目前3號線電客車目前已到段33列,滿足初期開通用車需求。 廈門地鐵3號線(廈門火車站至蔡厝站)全長26.5km,設站21座,連接了廈門本島與翔安片區。開通后的地鐵3號線,將與1、2號線共同形成連接集美、海滄、翔安三向出島的線網,其中地鐵3號線將在湖濱東路站和火炬園站,實現與地鐵1號線之間的換乘;在體育中心站和五緣灣站,實現與地鐵2號線之間的換乘;在廈門火車站和湖里創新園站,實現和BRT之間的換乘。 建大斷面海底泵房 攻克海底風化深槽 海滄隧道,連接廈門本島與海滄的第二條進出島通道,是媒體記者們蹲點式集中采訪活動的第二站。 記者在現場看到,海滄端兩個主出入口,工人們正在忙著遮光棚的修建與兩側墻面浮雕的雕刻,浮雕內容豐富多樣,有翔安隧道、杏林大橋、集美大橋等廈門特色建筑物,也有駿馬、人物等白色浮雕,十分美觀。 走進海滄隧道最深處,這里距離海平面71.2米,頭頂便是一片汪洋大海。隧道內部施工已基本結束,隧道內道路寬敞明亮,工人正在進行消防設施、機電設施等的調試。“在海平面以下70米的海滄隧道最低點,建大斷面海底泵房,相關于五層樓高的地下建筑。”中鐵十八局海滄隧道A2標項目經理高海東說:“海底排水泵房在正常隧道結構下方,通過對已完成的服務隧道再次橫向、豎向擴挖爆破建造而成。據悉,排水泵房橫向跨度17.82米,縱向長度100米,最大深度19.15米,容量6000立方米,能收集、排除全線行車隧道和服務隧道的廢水,以滿足隧道運營需要。” 另一個風險點就是海底風化深槽。隧道海域段長2.8公里,下穿海底過程中需穿越4處全強風化深槽帶,最長一處影響達160米。“頭頂就是汪洋大海,我們必須慎之又慎。”高海東表示,施工中對注漿的每個細節反復研究和驗證,不斷摸索不同圍巖帷幕注漿設備配置及注漿技術,確保了注漿效果,循環作業周期由2個月縮短為3周,提高了施工效率。 2020年9月10日,160米的海底風化深槽——這是海底隧道最大的安全風險點被安全順利通過,從開挖到結構完成共用了465天。 海滄隧道怎么走? 通過實測,目前從海滄端(馬青路海滄大道交叉口)進隧道至湖里端(石鼓山立交橋)出隧道,若通行順暢,全程只需 5分鐘。本月下旬,海滄隧道即將建成通車,通車后要怎么走? ●海滄端設一處入口為海滄大道,馬鑾灣片區及海滄生活區車輛均可通過馬青路進入海滄大道,并分流進入海滄隧道。湖里端設湖里大道(4.8公里處)、石鼓山立交(5.2公里處)、火炬北路(6.3公里處)等三處出口,進島車輛進入隧道行駛約4.8公里后到達第一個出口即湖里大道出口,車輛由此出口可右轉進入湖里大道向西行駛,進而分流至長岸路雙向。 距離海滄進口約5.2公里,湖里大道出口后400米處為石鼓山立交出口,通過該出口可駛入興湖路并進一步駛入石鼓山立交進行分流,實現海滄區域至廈門大橋、殿前一路、嘉禾路的快速分流。隧道湖里區最后一個出口則為火炬北路出口,距離起點約6.3公里,通過該出口車輛可進入高崎立交,實現向成功大道演武大橋方向及枋鐘路分流,也可進入火炬北路至火炬園片區。 出島方向 ●海滄隧道在湖里端設入口兩處,成功大道及枋鐘路車輛可通過高崎立交進入海滄隧道火炬北路入口,嘉禾路及殿前一路車輛則可通過石鼓山立交進入興湖路并分流進入興湖路入口。進入隧道行駛約5公里后到達海滄出口,進而分流至馬青路雙向或掉頭進入海滄大道至海滄生活區。 相關新聞 今年實現全市通自然村道路硬化率100% 位于同安區蓮花鎮的張厝村至西洋村道路改造提升工程道路,全長2.234公里,起于縣道422,途經洪厝邊村,路線終于西洋村,接蓮花書院景區入口,經過改造提升后徹底改頭換面。 當天下午,記者團來到改造提升工程現場,這條原來等級低、僅5-6米寬不等的混凝土村道和機耕道路,如今改為雙向兩車道、三級瀝青路面公路,并科學合理設置開口,與周邊道路有序銜接,最大限度滿足村民出行需求。道路沿線還安裝了路燈,種上綠化苗木,大大美化周邊環境。“我們張厝村及西洋村村民多以種植經濟作物為主要經濟來源,現在對舊路進行合理設計,打造‘田間地頭’農用車停車裝貨的集中點,既給我們帶來收入和便捷,也給村里增添了一道風景線。”村民代表說。 據悉,今年1月-5月,廈門全市農村公路建設已完成投資3865萬元,占年度投資計劃5231萬元的73.8%,完工里程36.2公里,占年度計劃30公里的120%。建設里程已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一批示范路、產業路相繼建成。2021年,廈門市將實現全市通自然村(組)道路硬化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