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ukqyc"></tr>
<input id="ukqyc"><em id="ukqyc"></em></input>
    • 繁體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福建日報記者通道遠程 郵箱 傳稿
      222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馬來西亞站 > 今日福建 > 正文

      200億元,為八閩老舊小區美顏

      2021-06-10 16:14:29?游笑春 王永珍?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王亮  

      福州市鼓樓區省直湖前廣廈社區目前已進入煤氣、管網等改造階段。福建日報記者 游慶輝 攝

      目前,我省已完成198個老舊小區供電設施改造,完成率42.7%。圖為日前,國網福州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在福州倉山區對湖小區進行電網改造。福建日報記者 游慶輝 通訊員 陳蒸 柯俊明 攝

      東南網6月1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游笑春 王永珍 實習生 肖蔚男)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

      去年9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福建省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提出力爭用3年時間完成2000年前建成、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城鎮老舊住宅小區改造工作,加快推動城市更新。

      至2022年,全省將完成62.4萬戶老舊小區改造,預計總投資額200億元,拉動社會投資1100億元。

      大規模的老舊小區改造加快推進,顯著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群眾“點單”,解“急難愁盼”

      6月3日,福州市鼓樓區省直湖前廣廈社區,小雨中,近百名工人正加緊施工,趕在月底前完成一期共21棟樓的改造。

      今年1月,廣廈社區老舊小區整治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復。項目計劃投資4807.5萬元,由財政撥款,用8個月時間對52棟樓進行改造。

      該小區建成于1998年,由于建成年代較久,基礎設施十分老舊,狹小的道路兩旁停滿車輛,更顯擁擠不堪,出租車司機到了門口常常不肯進去。

      這個僅有500個停車位的小區,每日擠進了800多部車輛,而小區登記的車輛達2000多部。居民李先生苦笑著說:“回家稍微晚點就沒位置了,只能到處見縫插針。晚上出門只能打車,不然回來車沒處停。”

      “社區2000多戶居民對小區改造期盼已久,大家反映最多的問題就是停車難。施工期間雖然更擠更堵,但大家都非常理解和配合。”廣廈社區黨委書記李彬表示,“此次改造的內容包括停車設施、區間道路、雨污管網、安防監控設施等,都是征求群眾意見后確定的。”

      負責工程設計的福建西海岸建設設計有限公司設計三所所長謝智勇告訴記者,改造項目對荒廢的綠化帶、居民樓間綠化帶進行整治,通過建設樓間樹蔭停車場,增加了數百個停車位。

      廣廈社區,是我省老舊小區改造的典型。

      “老舊小區改造不同于新房建設,既要做補齊市政配套的‘加法’,也要做清污清違的‘減法’,要呼應群眾期盼。我省各地在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中,針對居民群眾反映的堵點難點,把最能改善居住條件、最能提升群眾居住品質、群眾問題反映最集中的項目列為優選項目,從急需解決的問題入手。”省住建廳城建處老舊小區改造負責人連正煒說。

      群眾“點單”,政府辦事。纜線下地、雨污管網分流、道路和綠化提升、環境衛生整治、立面整治、安防系統、物業管理等居民們“急難愁盼”事成為改造重點,有條件的小區還開展了停車設施整治、安裝充電樁、加裝電梯等方面的改造提升。

      傳承文化,提升城市品位

      寬敞潔凈的石板路、青磚立面的民國風建筑、刻著福州歷代筑城圖的廣場、懸掛風格統一牌匾的商鋪……漫步福州鼓樓區中山路,令人感受到的是濃濃的歷史文化氣息。

      福州城發源地冶山腳下的中山路,集中了中山堂、林則徐出生地、唐代馬球場遺址等多個文化古跡。然而,這條歷史積淀深厚的道路,卻長期淹沒在老舊雜亂的小區、餐飲商鋪中。

      2019年,全長710米的中山路被納入拆墻透綠改造。2020年,中山社區被列入老舊小區宜居整治項目。環境整治、老舊小區改造和文化保護同步進行,這個中心城區的老街巷華麗變身——

      違章及不協調的建筑、商鋪被一一拆除,6500平方米的綠意處處點綴:街頭小公園及邊角綠地多達18處,種下海棠、朱砂根、茶花等3200多株,部分大樹還將立體化配植上石斛蘭、文心蘭,年底市民就能在這個“花漾街區”盡情賞景;

      38棟、969戶的住宅樓,通過路面修復、立面整治、綠化提升、雨污管網修繕、安防改造等工程,與中山路街巷風貌融為一體;

      在中山紀念堂附近,修繕的歷史建筑,寬闊、嶄新的廣場,令這個文化景點更加醒目;創新引入各類有聲導覽牌,市民和游客只需輕掃二維碼,便可聽到中山路的歷史名人故事……

      “我省在進行老舊小區改造時,注重傳統街巷歷史環境的保護和挖掘歷史文化內涵,對位于歷史城區內臨近歷史地段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通過精心打磨改造選材、造型、色彩、風格等,保護歷史文化建筑,彰顯了城市的文化底蘊。”連正煒表示。

      同樣延續歷史文化傳承,讓古厝古跡“活起來”的,還有泉州中山路。

      歷史文化名街泉州中山路在改造時,除對道路及兩側立面改造外,還將鄰近的街區納入,對31條背街小巷和14個老舊小區統一規劃,同步設計,按“修舊如舊”原則分步實施,引進業態,發展民宿、旅游,提升古城景觀風貌和居住環境,實現了“見人見物見生活,留形留人留鄉愁”。

      福州市鼓樓區省直湖前廣廈社區改造得到居民的熱議和好評。福建日報記者 游慶輝 攝

      改造后的福州中山社區煥然一新。福建日報記者 游慶輝 攝

      智慧賦能,讓生活更美好

      智能化改造,讓曾經的老舊小區變身“智慧小區”,大大提升了群眾的生活品質。

      在福州軍門社區服務中心大廳,一塊大屏幕“鋪滿”了整個墻面,屏幕上顯示著社區的3D影像圖,大到房屋信息,小到井蓋的實時數據,社區的各類信息,都可點擊查看。

      自助報警的燈桿、人臉識別的門禁系統、智能垃圾分類箱、智能鼠類檢測儀……經過環境綜合整治和老舊小區改造,這里已變身全省首個智慧社區,居民們的大事小事,很多都能“智慧”解決。

      智慧小區建設,為市民提供數字化、智能化、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

      在鼓樓區中山社區,智慧化改造同樣處處可見。路邊的燈桿“暗藏玄機”——通過“多桿合一”,集照明、監控、空氣質量監測、5G網關等功能為一體;點擊“智慧垃圾桶”,社區內的所有智慧垃圾桶使用情況一目了然,有哪個桶傾倒了,垃圾溢出了,各種問題都能通過平臺第一時間調度人員進行處理;社區改造中,通過布設物聯感知設備,實現了社區人、地、物、事、景、組織的智慧化管理與服務。

      不久前,社區工作人員使用中山社區數字平臺,對獨居老人用水情況進行查看時,發現低保戶黃依姆家水表情況異常。在電話聯系無人接聽后,工作人員立刻聯系其親屬,一同趕往現場,將暈倒的黃依姆送往醫院搶救。最終,黃依姆轉危為安。

      “我們以古厝長制、街巷長制、多桿合一、智慧街區、居民議事廳等多項首創舉措,為社區社會治理科技賦能。”中山社區黨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改造中的省直湖前廣廈社區,也正謀劃智慧小區方案,將為居民提供智慧安防、智慧停車等服務。

      “我省老舊小區改造的重點是實施基礎類改造,突出補齊功能性設施短板,有條件的地方推進完善類改造和提升類改造,連線成片推進老舊街區、片區改造。”連正煒表示,我省還將老舊小區改造同“完整社區”和“綠色社區”結合起來,按照“六有五達標三完善”最高標準,即有一個社區綜合服務站、有一個衛生服務機構、有一個幼兒園、有一片室外活動場地、有一套完善的市政設施、有一套便捷的慢行系統,外觀整治達標、公園綠地達標、道路建設達標、市政管理達標、環境衛生達標和組織隊伍完善、社區服務完善、共建機制完善,打造一批高品質社區。

      數字

      老舊小區改造進行時

      福建日報記者 王永珍 游笑春

      2010年起,福建省委、省政府把老舊小區改造納入“城建戰役”、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點線面”攻堅、宜居環境建設、民生基礎設施補短板等一系列民生基礎設施領域的建設行動,進一步加強城鄉建設投入,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截至2018年,我省老舊小區改造總投入達100多億元,累計改造約7600棟,涉及35萬戶。其中福州、廈門兩市分別完成859個、318個小區改造,分別惠及居民21.3萬戶、3.2萬戶。

      經2019年摸底排查,全省尚需改造的老舊小區約有62.4萬戶。我省安排三年計劃,到2022年底前將這些小區全部改造完成,預計總投資額200億元,拉動社會投資1100億元。同時,鼓勵設區市和有條件的縣(市、區)在地方財力允許的前提下,推動2000年至2010年間建成的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小區和街區、片區改造。

      2020年,全省完成老舊小區改造1281個、23.11萬戶。

      2021年,全省計劃安排2564個、37.2萬戶老舊小區(街區、片區)改造項目。老舊小區改造納入我省城鄉建設品質提升行動,加快推進,并啟動2000年至2005年間建成、基礎設施不完善的老舊小區改造。鼓勵各地推進連線成片改造,統籌布局各類公共服務設施,逐步建設成“完整社區”。

      2020年12月全省開展第二次摸底排查,經統計新增老舊小區27.8萬戶可納入改造范圍,擬在“十四五”期間全部完成改造。

      高品質環境提升居民幸福感

      福建日報記者 王永珍 游笑春

      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建設好管理好一座城市,要把菜籃子、人居環境、城市空間等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切實抓好。

      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是提升人居環境的重要內容,也是完善城市空間服務功能的重要舉措,更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對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推動惠民生擴內需、推進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方式轉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省如何創新體制機制,破解改造中普遍面臨的“人”“錢”“地”等難題,加快推進新一輪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首先,從“政府改、居民看”變為共同締造,居民全程參與。各地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街道、社區基層組織等的作用,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加強基層黨建、促進完善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結合資金安排、小區實際和居民訴求,動員居民自發提出改造申請,共同制定改造方案,邀請居民參與項目改造實施、工程質量監督、后期維護管理等全過程,實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

      錢從哪兒來是關鍵。我省通過居民合理出資、政府財政支持、管線單位出資、社會力量參與、加大金融稅收支持力度等五個渠道,千方百計籌措改造資金。2019和2020年,我省累計爭取中央補助資金26.57億元,申請地方政府專項債9.32億元,省級財政也專門安排4.4億元補助資金用于全省老舊小區改造。今年截至5月底,省級財政已下達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資金6.92億元,完成年初計劃的108.2%。金融機構也積極提供貸款重點支持市場力量參與老舊小區改造項目。

      我省還簡化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審批程序,由縣(區)政府組織有關部門聯合審查改造方案,認可后由相關部門直接辦理立項、用地、規劃審批。將工程建設許可和施工許可合并為一個階段,簡化相關審批手續。鼓勵一定區域內、同一項目(法人)單位實施的多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捆綁打包報批,一次報批,分批實施,減少審批頻次,壓縮審批時間。鼓勵相關各方進行聯合驗收。同時,還在全國率先出臺老舊小區改造負面清單,從改造范圍、實施方案、資金使用、工程管理、機制建設等5個類別提出21條負面行為,讓老舊小區改造不“任性”。

      改善居住環境是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一環。當前,我省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計劃已進入大規模推進階段,各地應科學規劃、大膽探索,改出老舊小區新面貌,改出廣大群眾新生活,改出城市發展新空間,充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ADD: 18M, Lorong Thambi Dua, Pudu, 551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TEL: 03-21448972, 21448872 FAX:02-21412030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五月综合激情久久婷婷,国内精品自在欧美一区,国产成人18黄网站在线观看网站,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tr id="ukqyc"></tr>
      <input id="ukqyc"><em id="ukqyc"></em></input>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糟蹋顶弄挣扎哀求np|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高清欧美一区二区免费影视|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99精品久久免费|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小网站| 欧美破处视频在线| 国产美女一级做受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欧美狂摸吃奶呻吟|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国产又大又粗又长免费视频| 日韩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美腿丝袜中文字幕| 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仙踪|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2022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影视| 欧美三级在线观看黄| 国产对白精品刺激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狠狠综合|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女生张开腿让男生通| 听了下面湿透的娇喘音频| 一级女人18毛片免费| 男人的天堂视频网站清风阁| 国内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黑人巨茎大战欧美白妇|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 国产欧美国产精品第一区|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熟女AA片| 精品国产理论在线观看不卡|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香港三级电影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