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9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城市運行和市民生活帶來影響,特別是封控區域的群眾會遇到一些不便。針對這些民生訴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堅持“全省一盤棋”,扎實做好封控地區的物資供應,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與此同時,安全、快速、準確開展核酸檢測,嚴守疫情防控“第一關”;進一步加強醫護力量調配,為感染病患提供專業、細致、及時的醫療。用心用情筑牢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為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提供有力保障。 全力保障物資供應充足 當前我省疫情防控任務緊迫繁重,確保群眾“菜籃子”穩定,成為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的重要保障。 目前全省581家保供企業,涵蓋農產品批發市場、省級副食品調控基地、大型商超、電商平臺等,有力保障副食品供應的基本盤。省級副食品調控基地可調運生豬22.6萬頭,肉禽440.5萬羽,蛋品3751噸,蔬菜3.5萬噸,主要生活必需品貨源充足、供應正常。 物資儲備直接關系疫情防控大局。在莆田,當地與國藥集團、省醫藥集團等3家企業建立聯絡制度,隨需隨調,目前采購渠道順暢,醫療物資供應充足。同時,持續在全市范圍內對民生領域重要商品市場價格進行全面監測,加大調配力度,目前,全市糧油、肉類、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場供需總體運行平穩、價格穩定。 廈門高度重視居民生活物資供應工作,第一時間建立了加強市場供應保障工作機制,建立“菜籃子”產品運輸保障機制。為打通因疫情產生的交通堵點,相關部門及時聯動,為民生物資供應開辟運輸綠色通道,確保“菜籃子”產品調運及配送順暢。截至昨日,已為重點保供企業辦理16000余份車輛運輸證明,確保“菜籃子”產品進得來、送得到。 在泉州,截至目前,泉州市糧油和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正常,庫存充裕,供應充足,價格平穩。糧食方面,目前政府儲備糧充裕,可保障全市半年以上口糧供應;副食品方面,泉州本地農業生產和儲備的肉蛋菜能夠充分滿足全市正常消費需求。 牢牢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 核酸檢測是精準防控疫情的有效手段,是篩查感染者的第一道防線。在莆田、廈門和泉州,全員核酸檢測工作正“安全、快速、準確”開展,全力阻斷疫情的傳播途徑。 疫情排查刻不容緩。莆田全市全員核酸檢測全面完成采樣工作。自10日至15日24時,莆田已核酸采樣3414305人份樣本,完成檢測2342767份。為進一步提高核酸檢測效率,莆田已啟用16個核酸檢測實驗室,包含5個方艙,全市檢測能力日約23萬管。科學合理設置采集點1445個,使用升級版采送檢信息系統。 在廈門,全市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采樣工作已基本完成,樣本檢測仍在進行。在泉州,泉州泉港區等重點區域完成首輪全員核酸篩查,已啟動第二輪核酸篩查,泉州中心城區正在推進全員核酸檢測工作。15日起,泉州全市加密開展重點單位、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的核酸檢測。 在核酸檢測現場,細節之中真情流淌。在廈門翔安區核酸檢測現場隨處可見預約碼,并有多位志愿者現場為老人預約登記,同時還設置了臨時隔離點、體溫檢測點等,嚴格把牢檢測點入門的第一道關口。同時為做好防暑降溫,現場備有大型空調扇、充足的飲用水等,全方位做好后勤保障。準備接受檢測的群眾有序排隊,保持安全距離、耐心等候采樣,共同努力為科學防疫盡一份力。 醫護集結全力以赴救治病患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來這里就是要全力以赴救治病患。”昨日,在莆田,來自贛南婦嬰醫院的婦產科主任廖志萍告訴記者,他們從醫院發出倡議到集結完畢只用了不到2個小時。 15日,莆田健康產業總會抗疫援莆醫療隊集結全國200名醫護馳援家鄉,廖志萍就是其中一員。他們已趕赴莆田仙游防疫一線,開展核酸檢測采集、醫療救治等工作。與此同時,莆田現有國家、省、市三級醫療專家197人在病區開展救治工作,并有參與指導和會診的上級專家30名。 我省的醫護人員也行動起來,逆向而行。我省派出抗擊新冠疫情工作組,多家省屬三甲公立醫院履行“一院包一市”的工作部署,醫護人員分赴九個地級市,督促指導當地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順利進行。15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集結由13名專家組成的抗疫隊伍,奔赴泉州。福建省兒童醫院、福建省婦幼保健院爭分奪秒,3小時內優中選優派出63名兒科醫護增援莆田。 在定點醫院,醫護人員發揚連續作戰精神,頑強地與病癥作斗爭,為感染患者筑起生命的防線,全力以赴施救。 在莆田,繼續按照“四集中”原則,對病人全部采取中西醫結合方法,以“一人一策”進行全力救治。 在廈門,確診病例均在定點醫院隔離診治,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專家每日會診,目前病情穩定;無癥狀感染者在定點醫院隔離醫學觀察。 在泉州,感染患者全部在定點醫院接受隔離治療。在國家醫療救治組專家指導下,對每名確診患者實行“一人一案”,采取中西醫結合、心理疏導、多學科會診,及時優化救治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