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9月29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為做好國慶假期市場供應與居民消費工作,福建省商務廳高度重視,及早安排部署,要求各地積極采取措施,認真抓好落實,全力做好國慶假期市場供應與居民消費保障。 國慶黃金周期間(10月1日-7日),福建省主要生活必需品供應量:豬肉1.7萬噸,同比增長19%;蛋品0.8萬噸,同比增長13%;蔬菜8.1萬噸,同比增長46%;牛羊肉0.24萬噸;禽肉0.55萬噸;水產品約3.5萬噸,奶制品0.8萬噸,貨源充足,能滿足市場需求。 省商務廳主要采取以下幾方面措施: 加強監測預報。強化主要副食品市場監測制度,按時統計報送有關數據,了解其庫存量、供應量及采購渠道。加強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場監測和預測預警,全面掌握市場供求與價格變動情況。密切跟蹤市場變化,及時發布相關信息,穩定市場預期。 加強貨源組織。組織重點保供骨干企業做好節日期間生產經營安排,加大對重點地區生活物資生產調運和供應保障力度。指導商貿企業針對節日市場消費特點,調整優化備供商品結構,組織節日需求量大的肉、蛋、蔬、禽、糧油食品、日用品等貨源,增加生活必需品備貨量,提高補貨上架頻率,確保市場供應不脫銷、不斷檔。全省主要副食品(肉、蛋、菜、奶、水產品)日供應量2.27萬噸,日需求量2.03萬噸,可充分滿足市民消費需求。 做好儲備調節。積極發揮省級城市副食品調控基地保供作用,全省省級城市副食品調控基地共有325家,其中生豬基地114家、蛋禽基地65家、蔬菜基地114家、肉牛羊基地14家、肉禽基地18家,上市總量占福建省年消費量的20%以上。開展凍豬肉應急儲備,采取加大豬肉儲備、點對點豬肉調運、增加替代品投放等精準調控措施,目前完成凍肉儲備約1.1萬噸,能滿足國慶黃金周期間市場需求。組織莆田、廈門儲備節日需求量大的生活必需品,確保貨源充足,供應穩定。國慶期間莆田市主要生活必需品供應量:豬肉1400噸、蛋品400噸、蔬菜5500噸、禽肉210噸、牛羊肉200噸、水產品1200噸、奶制品450噸。廈門市主要生活必需品供應量:豬肉2900噸、蛋品630噸、蔬菜11000噸、禽肉104噸、水產品1900噸。 強化兜底保障。健全“全省一盤棋”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聯供機制,上下聯動、聯保聯供。為協助莆田、廈門做好應對疫情及國慶期間市場保供等工作,福建省商務廳第一時間組建工作專班,組織莆田、廈門兩個保供工作隊共15名隊員,實地開展保供支援工作。部署各地商務部門加強與有關部門溝通配合,一旦發生疫情,做好封閉管理小區生活必需品供應工作,兜牢民生底線。組織大型批發市場、商超、電商平臺保障疫情發生地區市場供應。 組織促銷活動。根據全省疫情的不同情況,指導各地采取不同的促銷工作安排。對莆田、廈門等重點地區,指導兩地組織商貿企業、電商平臺等開展線上為主的促消費活動。對其他地市,組織發動各地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通過線上線下互動、政企聯動、協企聯動等方式,全方位、多層次開展讓利惠民等主題消費活動。省商務廳積極推動“福茶網”服務平臺、“全閩樂購·匯聚福建”日消品專區、農村電商示范縣等開展國慶特惠促銷活動;組織全閩樂購·汽車下鄉惠民巡展活動、“萬福”商旅伴手禮線下體驗店及線上平臺促銷活動;推動全省各大商場、超市、綜合體等在國慶期間,舉辦新品優惠、滿減、打折、讓利等促銷活動,積極打造消費熱點,以節聚勢,以節興市,以節興商,繁榮節日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