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鄉村振興熱度指數評價結果出爐 武夷山、壽寧、順昌等縣綜合排名前十
東南網11月4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11月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福建省鄉村振興熱度指數評價”新聞發布會,發布福建省鄉村振興熱度指數評價結果。2021年福建省鄉村振興熱度指數評價結果如下:綜合排名前十的縣(市、區)是:武夷山市、壽寧縣、順昌縣、武平縣、云霄縣、南安市、清流縣、漳平市、同安區、連江縣。 發布會現場 東南網記者 張立慶攝 課題組還對“三度一感”的指數評價作了發布: “宣傳度”排名前十的縣(市、區)是:建甌市、翔安區、壽寧縣、泉港區、永泰縣、延平區、平潭縣、武夷山市、仙游縣、周寧縣。 “參與度”排名前十的縣(市、區)是:武夷山市、順昌縣、德化縣、云霄縣、平潭縣、平和縣、建陽區、壽寧縣、南安市、漳平市。 “反響度”排名前十的縣(市、區)是:安溪縣、順昌縣、石獅市、涵江區、將樂縣、羅源縣、清流縣、延平區、建寧縣、武夷山市。 “獲得感”排名前十的縣(市、區)是:順昌縣、永定區、清流縣、蕉城區、壽寧縣、武夷山市、云霄縣、武平縣、德化縣、南安市。 今年4月,福建省鄉村振興研究會、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決定組建“福建省鄉村振興熱度指數課題組”,由福建省鄉村振興研究會會長、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潘征和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主任林向東擔任課題指導,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二級巡視員、省鄉村振興研究會常務理事吳元興同志具體負責此項工作,課題組成員包括福建省鄉村振興研究會專家組、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評價服務中心的同志。 課題組在參考借鑒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赴全省沿海、山區5個設區市部分縣(市、區)開展調研,召開多場座談會,聽取基層和省直10多個相關部門以及專家學者意見,充分吸收各方建議,歷經半年多時間,自主開發構建了福建省鄉村振興熱度指數評價體系。 福建省鄉村振興熱度指數按照中央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總體部署和“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手段,圍繞福建省78個涉農縣(市、區)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展促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等鄉村振興的輿論活躍程度和公眾對鄉村振興工作態度進行評價。 評價體系一級指標包括“宣傳度、參與度、反響度、獲得感”四個方面,稱為“三度一感”,所占權重分別為30%、20%、20%和30%。其中,宣傳度、參與度的數據來源于各地黨報、綜合新聞網、政務網站,100多家央屬媒體,以及微信公眾號中的相關關鍵詞;反響度、獲得感的數據來源于新浪微博、天涯論壇、百度貼吧中的相關關鍵詞。鄉村振興熱度指數評價結果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各縣(市、區)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的力度和效果。 福建省鄉村振興熱度指數具有科學性、客觀性、權威性的特點。指數的數據“熱詞”全部來源于黨中央、國務院,福建省委、省政府與鄉村振興相關的權威文件,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為確保指數數據的客觀性,由第三方機構——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進行網絡數據抓取。該公司通過中國知網分析軟件,從互聯網中對“三度一感”四項指標所對應的關鍵詞進行檢索抓取,并將抓取到的信息導入數學模型,形成熱度值數據。 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二級巡視員吳元興表示,開展鄉村振興熱度指數評價,旨在對全省各地鄉村振興戰略落實情況進行科學評價和引導,從第三方視角科學地度量各地推進鄉村振興的進展和水平,有利于激發各縣(市、區)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按中央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有助于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鄉村振興輿論氛圍,營造比學趕超良好氛圍,力促全省鄉村振興工作高水平推進、高質量發展。 福建省鄉村振興熱度指數今后將每年發布一次,對全省78個涉農縣(市、區)鄉村振興工作進行評價;福州市臺江區、廈門市思明區、湖里區及泉州市鯉城區、豐澤區等5個區因行政區內沒有鄉鎮,不列入評價范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