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蘇丹瓦烏11月15日電(記者黎華玲)在東非國家南蘇丹,有一個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派出所”——“東興派出所”。 “東興派出所”位于西加扎勒河州瓦烏地區(qū)。在一片茅草屋中,這座以藍白為主色調、磚混結構的建筑顯得格外莊嚴肅穆。當地人說,藍白色寓意和平,這個“派出所”象征著南中兩國的深厚友誼。 中國維和警察同南蘇丹警察在修葺一新的“東興派出所”前留影。(受訪者供圖) 南蘇丹于2011年宣布獨立,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維和任務區(qū)之一。 2008年,中國維和警察孫東興被派往彼時還是蘇丹南部的瓦烏地區(qū)執(zhí)行維和任務。炎熱的氣候、惡劣的生活條件、肆虐的疾病、持續(xù)不斷的武裝沖突,時刻考驗著每一位維和警察。 孫東興看見當地警察擠在一棵大樹樹蔭下辦公,而旁邊的警察局因年久失修無法使用。“數千甚至上萬美元的維修費用,讓我放棄了幫助他們的念頭。”孫東興回憶說,當時好幾天都沉浸在莫名的失落中,腦海中全是當地警察艱難的工作環(huán)境。 中國維和警察同南蘇丹警察檢查修葺一新的“東興派出所”。(受訪者供圖) 一天,時任西加扎勒河州警察廳廳長弗朗西斯找到孫東興,懇請他幫忙修繕幾近廢棄的“可榮果”警察局。 “看著他充滿期待和信任的眼神,回絕的話我實在說不出口。”孫東興下定決心,東拼西湊了1.3萬美元,找施工隊,購買材料、設計、監(jiān)工,將“可榮果”警察局修葺一新。為感謝孫東興的幫助,當地警察部門決定以“東興派出所”命名新址。 中國維和警察同南蘇丹警察在修葺一新的“東興派出所”前留影。(受訪者供圖) 如今已過去13年,“東興派出所”開始出現諸多安全隱患,外墻開裂、室內墻皮脫落、屋頂出現漏洞……當地警察又不得不搬到空地辦公。 近期,中國第九支赴南蘇丹維和警隊得知這一消息后立即聯系各方。在中國駐南蘇丹大使館的支持下,中企天元公司承擔了翻修“東興派出所”的任務。經過十余天的施工,“派出所”煥然一新。中方還向“派出所”捐贈了一批桌椅、電池等辦公用品。 坐在嶄新的辦公室,“東興派出所”警長馬喬克·本杰明·本達激動的心情溢于言表,對著中國維和警察連說“謝謝!” 西加扎勒河州警察廳代理廳長孔·梅爾·阿約克稱贊中國維和警隊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兩國友誼,感謝中國維和警察向瓦烏警方提供幫助。 10月26日,在南蘇丹首都朱巴舉行的授勛儀式上,聯合國駐南蘇丹特派團代理警察總監(jiān)穆塔西姆(左)為中國第九支赴南蘇丹維和警隊隊員佩戴聯合國“和平勛章”。(受訪者供圖) 中國第九支赴南蘇丹維和警隊由10名隊員組成,目前在南蘇丹的朱巴和瓦烏地區(qū)執(zhí)行維和任務。10月26日,聯合國駐南蘇丹特派團(聯南蘇團)代表聯合國向中國第九支赴南蘇丹維和警隊全體隊員授予聯合國“和平勛章”,以表彰他們在南蘇丹執(zhí)行維和任務期間作出的突出貢獻。 聯南蘇團西戰(zhàn)區(qū)維和警察總協調官伊薩克森·維克說,長期以來,中國維和警隊在南蘇丹執(zhí)行維和任務中展現了嚴明紀律、專業(yè)素養(yǎng)、合作精神,中國始終對南蘇丹等眾多發(fā)展中國家“感同身受,始終盡己所能施以援手”。 “‘東興派出所’是中國維和警隊在南蘇丹工作的見證,也是中南友誼的見證。”中國第九支赴南蘇丹維和警隊隊長廖潔說,今后警隊將繼續(xù)與南蘇丹警方合作,提升當地社區(qū)警務、執(zhí)法辦案、保護婦女和兒童等方面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