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到2025年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比例達66%以上
東南網12月2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福建省“十四五”專項規劃系列新聞發布會(數字福建專場)。福建省工信廳副廳長郭學軍表示,“十四五”期間,我省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創新,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服務型制造三大工程,到2025年,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比例達66%以上。 據介紹,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十三五”以來,通過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十百千萬”工程,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有力推動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形成一批優勢特色平臺、數字化集成服務商和典型應用案例,全省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的企業數2000多家,居全國第2位,上云企業數超過4.7萬家。 “十四五”期間,我省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創新。一是智能制造提升工程。分行業、分領域梳理數字化轉型發展路線圖,加快應用數字技術全方位、全鏈條賦能改造傳統產業,繼續支持“機器換工”和智能制造樣板工廠、樣板車間建設,推進工廠車間生產計劃智能排產、生產過程智能協同等高水平交互式應用,推動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服務等全生命周期數字化轉型,提升產業數字化發展能級。 二是工業互聯網創新工程。加速布局構建工業互聯網產業體系,積極打造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平臺,不斷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綜合服務能力。面向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建設一批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加快工業互聯網標識規模化推廣應用,夯實工業互聯網發展基礎。加快“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培育一批典型應用案例,推廣一批典型應用場景,形成一批典型標桿企業。深入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不斷深化云計算基礎應用,推動企業關鍵設備、核心業務系統安全有序上云用云。 三是服務型制造培育工程。引導制造業企業應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興數字技術,發展定制化服務、供應鏈管理、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共享制造等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新業態。突出典型引路,評選培育一批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示范平臺和示范區縣,深入開展服務型制造“八閩行”活動,推動服務型制造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