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論學習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 □本報評論員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上下功夫,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結構、增加居民收入,以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彰顯制度優勢。 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將面臨土地、環境、碳排放、能耗等更多約束,需要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競爭力,從而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正如黨代會強調的:做好福建工作,必須堅持推進高質量發展,把新發展理念作為指揮棒、紅綠燈,貫穿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 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實體經濟是經濟發展的根基,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著眼于一產穩、二產進、三產優,扎實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數字福建、海上福建、綠色生態、民營經濟等是我省的比較優勢所在,也是特色所在、活力所在,要緊密結合省情實際做大做強做優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推動民營經濟發展,進一步優化提升產業結構,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高質量發展的主線和抓手,要堅持質量第一、效率優先,加快先進制造業強省和創新型省份建設,讓更多“福建制造”“福建服務”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強化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要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戰略支撐,深化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及高水平創新平臺體系建設,瞄準新技術領域,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創新不問“出身”,要堅持實施“揭榜掛帥”等科技攻關制度,完善創新支持和激勵保障機制,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人才是創新驅動發展的第一資源,要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省戰略,加快構建更具競爭力、吸引力的人才政策體系和服務體系,以人才引領創新型省份建設,充分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我們要按照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的部署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取得更大進步,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