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上發布了《2020年中國茶產業發展報告》(藍皮書)。東南網記者 林先昌攝 東南網12月6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 林先昌)在今日舉行的2021年第二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上,《中國茶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0)》(藍皮書)正式發布。該藍皮書的發布,旨在宣介福茶產業和鄉村振興,促進中外茶文化交流互鑒,既彰顯了中國茶產業研究的全球化視野與國際化格局,也表明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加速茶文化交流合作,講好中國茶故事,傳遞福建茶聲音。 作為茶業藍皮書系列報告的編輯團隊代表,福建農林大學茶葉經濟與科技研究所研究團隊,是國內較早開始系列化研究中國茶產業的機構之一。本次藍皮書全面梳理了2017年以來中國茶產業發展的狀況,在整體上對中國茶產業發展進行了宏觀研判,并對茶業前沿、趨勢研判、熱點話題展開探討。在此基礎上,報告對中國主要的九大產茶省市進行了詳盡的分報告闡釋。 總攬全篇,《中國茶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0)》(藍皮書)提出: 一是不同茶區各自堅持自身特色茶葉生產加工的傳統正在逐步被打破,根據茶葉生產加工的特點及其茶園單產額和單產量的變化情況,當下的中國茶區大致可重新分為名優茶產區、特色茶產區、平衡發展茶產區和產量驅動茶產區。 二是中國茶葉產業鏈價值傾斜,未來茶葉產值提升的重點將日益集中到產業鏈后端如茶葉衍生品和深加工產品開發、茶文化旅游和體驗上。 三是中國茶葉進入了多維度、全方位競爭的時代,茶產業供求失衡問題較為突出。 四是茶葉消費方面,必須正視泛茶這一群體的存在,關注茶葉產品的創新趨勢;同時2020年持續至今的新冠疫情帶動對茶葉功效的科普宣傳需求。 五是茶葉電商發展迅速,茶葉供應鏈大幅縮短,倒逼傳統茶葉市場轉型升級。 六是中國茶葉在世界,特別是亞洲市場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同時,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茶葉貿易日益緊密和顯眼。 針對中國茶產業的未來發展,《中國茶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0)》(藍皮書)預測:(1)茶類組合結構性競爭將成為主流。(2)茶產業全面擁抱互聯網技術。(3)茶葉產品加速創新開發。(4)茶業深度融入“一帶一路”,中國茶葉的國際化將會走得更遠,也將走得更好。 |